“绿色的粽叶是我的外衣,细细的绳子是我衣带。紧身的我,来自广阔的田野,阳光雨露伴我长大,朴实清香就是我!每当端午来临时,四面八方的人来品尝。 我的心儿别提有多快乐,只因我帮嘉兴美名扬。”一(3)班段池佳艺的一个小谜语拉开了本周升旗仪式的序幕……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里,小朋友们在家吃了各式各样的粽子,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了解了粽子的由来以及端午节的习俗。升旗仪式上,一(3)班的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了端午节插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都源自一个故事,范致瑄小朋友将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忠心为国的故事为大家娓娓道来。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为人清正的屈原,就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后来世世代代延续为传统,渐渐演化为端午节。小朋友们听了不仅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
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三个小诗人深情地吟诵着古诗,台下的小朋友也沉浸其中,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感受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