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26日,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汇报与评审活动在南京举行,我校《儿童“成长节律”学校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进行了现场阶段汇报与评审。
12月25日上午,姜明红副校长代表项目组从研究概况、目标达成、后续实践的具体安排三方面展开汇报。汇报重点突出了项目组近阶段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框架、探索核心素养培养逻辑的研究成功,具体介绍了项目效能比析的实践创新。
江苏教育学会叶水涛副会长对课程作了详细点评,他指出:局前街小学的“儿童成长节律”选择非常好!什么是成长节律?人的成长不是线性的、等量的、匀速的进行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认知有时会形成瓶颈,情感会有所跌宕。什么是节律?局前街小学对“节律”的理解十分到位,理论思考有深度的,课程架构十分丰富完整。生命是本身是一棵树,是一棵有机的树,需要人来照应,来关怀。生命的成长是有节律和节奏的。局小对“节律”的认定从三个角度非常好!卢梭的角度是从自然的角度,比亚杰的角度是认知的角度,杜威是生活教育的理论,是社会的角度,它们共同的指向儿童成长。另外,他们用怀特海的“浪漫——准确——综合”的概括,非常好!希望局前街小学要进一步回答的是,他不仅仅时序的变化形成节律,空间的转换形成节律。这儿的“节律”跟教学有关系,跟管理有关系,跟儿童有关系,在课程设计中要保持进一步的逻辑性。
自2014年秋学期起,局小教育集团以“深化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从学校生活的时空节律变化着手,进行课程内容的新构建。2015年起,在省市各级专家的指导下,研究项目实现了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块的完善与提升。2016年5月,该项目被确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该项目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以贯穿儿童生活主线的学期节点、自然节气、人文节庆为课程内容,实现了校园生活时序变革、课程模块重构、学习方式转型、评价方式重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