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特级教师李伟平校长的名师工作室在局前街小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王燕、王紫瑾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工作室全体成员围绕类文比较阅读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并且得到了李伟平校长的鼓励和点拨。
本次活动在下午1:20分正式开始。工作室成员王燕和王紫瑾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三年级的绘本阅读《巨大的鳄鱼》和四年级的古诗文《苏轼与雨》,用自己精彩的课堂对“类文比较阅读”这一工作室研究主题进行了诠释。
王燕老师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上颇有研究,本次所选的文本《巨大的鳄鱼》,并非单篇课文,而是一整本的书。她展现出非凡的教材解读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以连珠妙语启迪孩子们的智慧,以精妙的教学设计锻炼孩子们的语用能力。在她的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获得了想象力的提升,更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故事情节的排布方式、人物设计的注意事项和语言表达的科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同一文本的相似情节的对比阅读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王紫瑾老师拥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擅长将现代的语文课堂与诗风词韵完美融合。她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篇古诗的吟诵导入课堂,带着孩子们在诗文对比、诗画结合、诵读体悟中,感受“雨”这一意象在苏东坡笔下的丰富意蕴,进而走进一代诗词大家苏轼的坎坷一生。随着《定风波》之中一场春雨的洗礼,学生们仿佛跨越时空,成为了东坡居士的知音,体验到诗人的豁达与坚强。
课堂展示结束之后,工作室老师们围绕着这两堂课的教学,以及工作室的研究主题“类文比较阅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老师们认为,两位老师都非常好地去实践探索了“类文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学到了语文的学习策略,掌握了语言的运用方式,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而李伟平校长站在更高的教育高度,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宝贵意见。他指出,“类文比较阅读”的课题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老师们必须向着更高的目标推进探索的步伐: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地探讨类文比较阅读“比什么”、“怎么比”、“为什么而比”、“比较的成果如何呈现”等关键问题;另一方面,要避免类文比较阅读的课堂变得过度理性化,要在实践这一理念的同时提升语文课堂的文学品味和人文气息,做到感情与理性的有机交融。
本次活动,为工作室的老师们点明了研究的方向。相信在李伟平校长的引领和督促之下,工作室的老师们能够获得个人的快速成长,而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也能更好地为当代语文教学改革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