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立冬,是24节气的第19个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11月5日上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四(4)棒棒糖中队主持了以“小龙娃,话立冬”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话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加快。此时,在北半球,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谈逸臣、朱欣悦同学向大家生动地介绍了“立冬”的来历及气候特点。
谈习俗
各地立冬习俗有所不同,这些由来已久的习俗无疑给寂寥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暖意与情趣。王子言、吴柯霆同学分别向大家介绍了立冬习俗。饺子是源于“交子之时”,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民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人们会适当食用一些羊肉汤,但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补充各类维生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在立冬这天选择以冬泳形式来迎接冬天的到来。运动中过立冬的新民俗,不仅增强了人们的体质,也赋予了立冬新的内涵。
吟“立冬”诗
徐希铭等同学分享了三首关于“立冬”的诗词。“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通过对古诗词中“立冬”景色的鉴赏,小龙娃们更能感受到“立冬”的意境,领会到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触。
唱节气歌
顺应时令,一曲《立冬》唱吟起来,学生纷纷投入地欣赏着。在优美的旋律中,小龙娃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立冬”有了更深地了解。
本次升旗仪式承载“立冬”节气,从不同角度引导小龙娃们了解“立冬”的风俗文化,真真切切地理解“立冬”并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孩子把“节”过得更有意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千百年来,立冬的习俗在沿袭传承中演变递进,为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增添了温暖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