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数学教研组“新基础教育”专题研讨活动:规律探究课型再出发
发布时间:2018-10-3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0月30日下午,局小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相聚在报告厅开展“新基础教育”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规律探究课型研究”。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基础教育”研修院的领导和老师们。

    在此之前局小数学组就对一个变量的规律探究课型有了一定的研究,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研究经验,而今天何嘉老师和沈虹老师为大家呈现的两节课是关于两个变量的规律探究课型的研究。

    何嘉老师执教的是《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她引导学生从钉子板上围图形入手,观察发现图形面积与边上钉子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确定研究对象。接着何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发现规律并通过大量举例验证,归纳出形内1颗钉子情况的规律。形内1颗钉子的情况是完整的“教结构”,而形内是2颗、3颗甚至更多钉子数就是“用结构”,整节课何老师由扶到放,让学生不断经历“猜想—举例验证—归纳结论”的规律探究过程,形成对规律的本质认识。

    沈虹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抽屉原理》,他首先用大数据的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需求。其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化大为小,确定研究的起点,学生在交流中感知先确定抽屉数这个变量,再不断改变书的本数这个变量进行研究的方法。除此之外,他还鼓励学生有序研究,由形象到抽象,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法。最后聚类分析、发现规律、归纳结论、建立模型。沈老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是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教会学生遇到复杂问题的研究思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后的研讨环节由吴小薇主任主持。首先,何嘉老师和沈虹老师分别介绍了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以及设计背后的育人价值,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随后教研组内的其他老师进行评课,大家觉得两位老师的课堂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例如能很好的基于学生立场,尊重差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生长;教学过程注重思想的渗透,稳扎稳打,充满了浓郁的探究味;教材解读透彻,教学节奏紧凑,过程推进有序……来自龙虎塘实验小学的谢老师也参与了评课活动,她认为局小的研究是深入的、递进式的、创造性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真实的。最后,周志华校长和吴小薇主任介绍了局小规律探究课型已有的研究经验,并提出了一些重建建议:教师引导孩子自主探究的味道还需要浓一点;要深层次追求错误资源出现的原因;研究步子是不是可以再放大一点?

    总之,“规律探究”的教学除了让学生了解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完整经历“规律探究”的过程,并获得“规律探究”的一般方法,而规律探究方法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不断完善积累水到渠成的过程。局小数学教研组一直走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路上。发现新经验,发现新问题,寻找发展的新空间,相信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研究会不断丰富,不断深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