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下午,局小教育集团“‘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实施推进工程”项目组期初工作会议在六楼会议室召开,项目组成员围绕课程的“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首先,六年级课程责任人李波老师从期初衔接活动“知识万花筒”版块中的《旋转的小吊杯》教材的育人价值谈起,用教学实例阐述了教师个性化的创新实施对课程价值的多元实现的相关性;二年级课程责任人唐宁老师结合七巧板的教学的综合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本学期的知识要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课程责任人王惟一老师,通过讲述班级期初衔接活动的三个小故事,分享了期初衔接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遵守新规则,融入新学校,从而拥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创新做法;四年级年级组长王婉璆老师分享了年级组结合学生认识水平加强集体备课,分层阶梯式实施“放飞热气球”活动,确保了学生人人有体验,人人能成功;五年级课程责任人张磊老师则结合“文化篇”和“规划篇”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等方面分享了创新的做法;三年级年级组长郭苏珺老师从三年级学生来到新校园进行的相关活动,为学生适应新校区的生活和学习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该年级的活动实施方式与时间安排,引发了与会者的深入探讨。
交流过程中,姜明红副校长及时与大家互动交流,她建议课程的传承与创新必须首先传承正确的课程定位,这样的创新更能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接着,华润校区的课程责任人王静副主任跟大家分享了华润校区在自然节气活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课程教学中心张勇卫主任从人文节气活动课程理念、年段特点的把握、实施基本思路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谈了集团新学期人文节气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传承要点,从“主打节气”活动、专题项目和评价机制等方面人文节气活动的进一步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最后,李伟平校长做了重要的总结。他指出,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养结构,全体项目组成员要进一步充分认识成长节律课程的育人价值,进一步严格课程的组织管理。他要求课程方案的解读要到位,实施过程要监控,总结反思要及时。他就儿童成长节律课程新一轮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了具体建议:要通过五方面的解读实现课程的传承,更要在完善和更新活动方案、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深度挖掘课程活动的育人价值等三方面不断创新,确保更高品质地打造切合儿童生活成长节律的学校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