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教育集团“新基础教育”研究:集团办学背景下的成员校主动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8-01-1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周志华

2017年9月,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龙城小学、华润小学、凤凰新城实验小学进一步明确自我发展的路径:脚踏实地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经历“新基础教育”完整的发展历程。

2018年1月11日下午,局小教育集团特别邀请常州市“新基础教育”兼职研究员袁文娟老师和孙敏老师,与集团内兼职研究员李伟平老师、姜明红老师、许嫣娜老师、周志华老师、耿群志老师组成“专家”团队,对三所学校的发展规划进行论证。

论证会由周志华老师主持。龙城小学李娜校长从前七年的“跟着研究”到第八年选择“新基础”的“主动发展”谈起,华润小学杜英姿校长从规划前期制定几易其稿的历程谈起,凤凰新城实验小学谢春华校长从建校第三年的现状谈起,三位执行校长简要介绍“学校基本情况”之后,全面反思,从优势、问题、潜势三个纬度剖析自我发展的基础与起点,从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主要任务与措施四个方面具体介绍发展总策划。

兼研“专家”团队根据现场介绍与规划文稿质疑提问,帮助成员校的“大脑”打开思维的视角,提供了后续修改规划、开展研究的具体路径,树立“学校发展”意识、形成“发展规划”的意识。

在随后的管理团队选择答辩环节,三所学校的各领域责任人更多的是表达了规划制定过程中的思考与收获。

龙城小学周亚军副校长:之前我们一直是“跟着集团走”,目标感不需要太强,随意性比较大,是否“跟上”?哪里没有“跟上”?比较模糊,责任感、使命感淡了些,选择了“新基础”,主动了,带给我们想生长的力量,我们可以像“正规军”一样跑步向前了。

华润小学何燕老师:我们华润创办只有五年,绝大多数都是五年以内的新教师,幸运的是有局小本部的骨干教师来指导我们,所以,对于“新基础”的理念并不陌生,有些事情知道怎么做,但是为什么这样做?处于懵懂的状态,这个学期,学理论,到实践中悟理论,再带到实践中去践行,感觉对有些问题的理解更深刻了。

凤凰新城实验小学谢春华校长:原来在局小办公室工作,负责人事劳资等事务性的工作,不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第一梯队的骨干教师,对学校管理如何变革是薄弱的,作为一所学校的执行校长,如何用正确的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我首先需要学习,才能把握正确的方向。

最后,李伟平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提出了五点建议:

规划要体现“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特质,参照系是“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是什么?要有清晰方向。规划文本表达的话语体系,是否是“新基础”的话语系统?更要明确,我们进行的是“新基础”理念视野下的学校整体转型性实践变革,要综合融通,不是在原有工作上的简单叠加。

规划文稿的撰写,要涉及三大研究领域:学校管理改革和领导团队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工作改革与班主任队伍建设。各领域要把改革实践与人的发展沟通起来写,体现成事成人的内在统一。

需要进一步认识自我,摸清家底。三所学校的家底不同,两点是明确的:首先,三所学校都不是一张白纸,其次,都没有达到“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的状态。

集团办学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那么,在核心理念的框架下,怎样体现“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个性?

我们不是三所独立的学校,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大生态背景下,是在“新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的学校,要思考作为集团“成员校”与“领衔校”是怎样的关系?

最后,就后续研究,李校长对三所学校提出要求:下学期的核心任务是“系统学习”,进一步修订发展规划,4月份三所学校进行集中的规划交流。

用研究方式的推进规划的制定,“新基础教育”创造了独特的经验,拉长过程,前移后续,追求过程价值。各成员校不仅成“规划成型之事”,更成“领导发展之人”“团队协作之文化”。参加论证的兼研“专家”,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解读各校的规划,发现亮点,诊断问题,学习像华师大的专家一样提出问题,不仅付出“智慧”,形成“智慧”的过程更是提升自我的过程。在规划论证“场”中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