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我国传统的24个节气中,冬至则是第22个节气。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冬至这一传统节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12月18日,我校六(10)班13位同学围绕饮食、节气变化、代表精神等主题向全校师生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冬至,富有悠久的历史
原来,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出的一个节气。《晋书》上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古代人们对冬至日的重视。
冬至,蕴含丰富的文化
从河南的饺子,北京的馄饨,江南的赤豆糯米饭,潮汕的麻糍列常州当地的“胡葱笃豆腐”,各地特色的美食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
三位同学朗诵的《满江红·冬至》让每个小龙娃在寒冬过节之际,体会到文化韵味的熏陶。
冬至,寓意美好的希望
“冬至”代表着紧迫。冬至是冬天的开始,它提醒人们隆冬的来临。光阴荏苒, 岁月蹁跹,时间是如此的珍贵,一年又即将过去,冬至提醒着我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冬至给人一种萧瑟之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万物复苏的春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过“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六(10)班同学向全校的小龙娃发出倡议: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尊崇自己的传统,做一个“传承、包容、大气”的优秀小龙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