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喜马拉雅山式的攀登——局小举行省前瞻性项目阶段汇报
发布时间:2017-12-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张勇卫 张磊

12月15日上午,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在崭新的局小本部校区举办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阶段汇报活动。出席此次活动的有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永军教授,江苏教育研究出版社社长金连平先生,南京大学操太圣教授,常州市教育局纪忠副局长,天宁区教育文体局陶建平副局长,以及常州市教科研分管小学的领导和教研员,各辖市区教育科长教研室主任省市前瞻性项目学校的校长和负责人,各辖市区兄弟学校的代表。此次阶段性汇报由两部分组成,开放49节“儿童成长节律”课程观摩课堂,以及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现场研讨会。

49节观摩课堂,课程种类涉及节气课程、节庆课程、节点课程、学科融合课程以及社团选修课程。每一个课程种类都围绕主题开展,如三年级围绕“冬至”开展节气生活体验课,保暖冬衣秀、植物过冬季、过冬食物赏、《小动物过冬》剧本表演等;四年级则围绕“元旦迎新”主题开展各类班队主题活动,有迎新合唱会、新年诗词大会、各国元旦喜乐会等等;选修课程中异彩纷呈,热爱西点烘焙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巧手创造,热爱机器人的孩子聚在一起研发创新,热爱舞蹈的孩子聚在一起轻舞飞扬。49间教室,49节观摩课堂,每堂课都焕发出孩子们生命的活力。

课堂观摩结束后,与会专家领导和嘉宾移步局小报告厅,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主持此次研讨会议。他说,2015年江苏省启动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试验项目,目前,常州市拥有省市级32项,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儿童‘成长节律’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与实施研究”是2016年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展示的49节课给大家呈现出学校的新时代、新学校、新气象。

李伟平校长做了《儿童“成长节律”学校课程的整体构建与实践研究》的专题汇报,汇报从清晰了课程的概念、明确了课程的目标、架构了课程的体系、实践了课程的内容、实施了课程的评价以及健全了课程的保障六个方面向与会代表阐明了局小对“儿童成长节律”概念的理解以及价值追求,介绍了目前局小课程的“基础课程”、“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的架构体系,以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诠释了“儿童成长节律”课程的实施历程,以清晰的框架再现局小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

吴永军教授给予局小高度肯定,认为局小是一所小学中的“喜马拉雅”山脉,对局小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作出精彩点评。他指出局小的这一改革项目是对学生生命节律以及生命意义作出的实践回应,是符合天道自然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怀特海所提出的“教育节奏说”理论基础之上的。局小的课程,提倡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学方式,进一步细化、优化以及提升了学生的生命成长空间,具有形而上的促进人发展的生命哲学意义。

金连平副主编指出局小的这一改革实验项目是一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项目,学校的新环境,新建设处处体现出这一“生命关怀”理念。他认为“儿童成长节律”课程也是一个遵循规律的项目,辨析了“读书”和“学习”的不同概念,解决了学生户外学习不足,综合性学习不足以及实践探究学习不足的现状,挖掘孩子自身的学习规律,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金先生肯定了局小的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是一个求真务实的项目,切切实实地在行动中真抓实干。金先生建议局小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更多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将这一目标作为教育的信仰和理念,不断探索。

操太圣教授肯定局小的“儿童成长节律”课程坚持人文主义情怀,如此完整精致的总体设计和架构让人叹为观止,不仅关注整体,也关注到动态调整以及学生创新性的激发。他指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课程体系架构,完整地再现人类教育的过程,这样的课程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内容,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引领。他希望局小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挖掘“人与自我”的课程实现方式,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让局小的改革项目走得更为深远。

最后,市教育局纪忠副局长做了总结性发言,他认为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需要应时的变革,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局小在这一点上作出了表率,通过不断地变革赋予了局小品牌以新的内涵。纪局长表态,市教育局将一如既往地对局小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希望局小在教育辐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秋学期起,局小教育集团以“深化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从学校生活的时空节律变化着手,进行课程内容的全新构建。2015年起,在省市各级专家的指导下,研究项目实现了理论架构和实践模块的完善与提升。2016年9月,该项目被确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该项目基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以贯穿儿童生活主线的学期节点、自然节气、人文节庆为课程内容,实现了校园生活时序变革、课程模块重构、学习方式转型、评价方式重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目前,该项目惠及集团内10所学校近万名学生,并通过各层面展示等活动,向全国近百所学校辐射推广。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有关文章专著。

IMG_7372.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