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局小综合学科老师迎来了学期末的一次精神加餐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教育信条的解读与实践转化”课堂教学综合学科联合教研活动。
第一节课由音乐组的来蕾老师执教一年级的《萤火虫》一课,来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通过常规积累、节奏诵读、学生自主学唱歌曲和表演歌曲等一系列有效的学生本位活动思考并尝试了歌唱教学的新方式。
第二节课由美术组黄一平老师执教五年级的《纸柱造型》一课,本课是设计应用领域,孩子们在了解纸柱造型之后,灵活运用所学方法综合以前所学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制作,完成新的纸柱造型。学生通过操作、赏析建构体验,综合应用方法表现美、创造美。
两节课后,音美联科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在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信条中提到教学是师生共同推进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组成。在当前淡化学科的背景下,要保持清醒,坚守基础教育对人类文明传承和个体生命成长的基础价值,深度开发各学科内涵的独特育人价值。老师们结合两节课就艺术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化策略展开了深度讨论。
最后,耿群志副校长给我们指明了研究方向:要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思考学科育人和学生的学科素养如何逐年有序累进;每节课,在目标上,每节课的探究、创作达到什么程度?在学习过程中,他人的与自己的,每个人自己的动手与动脑怎么交互推进?
相信站在提升学生素养的角度去思考去实践,学生的能力提升了,我们也一定会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