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沈洁作为少年宫校区第一个上语文研究课的老师,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沈老师执教的是《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整堂课,沈老师能夯实基础,有效推进,着力于学生困惑处,最大的突破点便是引导学生类文比较阅读,拓展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新视野。
一、字词教学,扎实有效
尽管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但沈老师对于一些学生易写错的字,易读错的音,以及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与想象的词语,把控得很到位,并舍得花时间在课堂上辨析,启发学生思考、记忆与想象。这在高年级课堂是非常难得,也是非常可贵的,真正把语言文字教学夯实到位。
二、理清文脉,有序有据
沈老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由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写了哪两件事?”培养学生学会划分逻辑意义段。当学生出现小节归在哪个意义段有分歧时,沈老师能耐心停下脚步,然后读文体会,引导学生找到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进行思考。这对于初步接触到意义段划分的五年级学生来说,思考有序、有据,长此以往这样的训练,一定能培养学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类文比较,以读促写
在理解感悟法布尔的着迷时,沈老师能引导学生从文中去找具体的文字,关注法布尔的语言、动作以及心理,从具体的语言描述中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老师引导学生用读书做标记的办法,边读边思,然后表达感悟,在阅读的同时在写作上予以指导,用有感情朗读来体会这样写的妙处,体会法布尔心中的昆虫世界。在此基础上,沈老师让学生来读一读法布尔观察昆虫的课外资料,从中找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甚至痴迷。在充实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法布尔有更多方位的了解。并让学生学着围绕中心去选取材料,也来写一写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故事,并能同样关注到法布尔的语言、动作和心理。这样类文比较促写作,开启了读写结合的新思路,新境界,新旅程。
当然对于如何更好地用好教材文本,用课外材料打开阅读视野,帮助学生获取习作素材,真正做到以读促写,这正是我们一起行进在语文教学路上的教师们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