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结束的第二天,局小中山校区语文组开展了第二次教研活动。一年级的倪婧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扎实的拼音教学课。倪老师执教了汉语拼音第五课《g k h》的第一课时。倪老师首先运用开火车读的方式进行复习,复习所学过的声母,接着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g k h,然后分别教学g、k、h,引导学生通过编顺口溜儿的方式识记字母。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联系读音等方式编顺口溜儿,轻松记住字母。
下午第一节课,一二年级语文老师们聚在电教馆进行了评课活动。首先由执教的倪婧老师说课,她讲述了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的效果。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对这节研究课进行了点评,大家进行了认真地探讨。一年级的备课组长郭苏珺老师肯定了倪老师对学生课堂常规的培养,认为倪老师班的学生在正式上课的第七天,课堂常规已初见成效,学生已经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上课习惯,如学生已经习得了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回答问题时也能用上完整的句子等等。
有丰富低年级教学经验的王奕老师提到,倪老师在教学中十分注意细节,如教学字母的书写时,用不同的颜色来体现笔顺。教学识记字母时,引导学生通过读音、字形变口诀,形式多样,充分的尊重学生。同时王老师也给出建议:拼音教学时需要更加关注正音,声母的发音要轻短;通过口令或儿歌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时,可以放慢速度,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对学生进行更细致的指导。
二年级老师们从拼音改革的角度谈到,根据现在学生大多数都提前学过拼音的学情下,现在的拼音教学,课堂的内容可以更丰富,容量更大,涉及面更广。如在课堂中穿插识字、儿歌、绕口令等内容。卢赟主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调查来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情制定教学重点,并对如何使课堂更加富有情趣进行了简要的交流,如通过穿插绘本、儿歌、识字等内容使学习内容更有挑战性;通过类型丰富的游戏增加课堂的互动性;通过创设贯穿课堂的情景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大家在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中互相学习,同生共长。本次的教研活动开展的高效、有序,每位教师都投入其中,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