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举行“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练习课型”专题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6-05-30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6524日下午,“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练习课型”专题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中山校区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淮安、青岛、深圳、厦门、长沙、昆明和常州等全国各地“新基础教育” 研究共生体老师约250人参加了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吴亚萍老师和庞庆举老师、《当代教育家》副主编陈洪杰老师、局小教育集团李伟平校长全程参与了本次专题研讨活动。

第一节课,袁平平老师执教四年级《减法的性质(练习)》,这节课的定位是巩固发展类的练习课型。袁老师通过多样、有递进的练习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深入认识减法的性质,利用学生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质疑、交流,不断感悟数据、符号的特征,培养数感,进而能灵活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同时,非常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在回顾与反思中形成丰富、灵活的学习经验。

第二节课,周志华老师执教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练习)》,这节课的定位是拓展提升类的练习课型。周老师在自主创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同底等高三角形”的具体表象,在探索过程中,利用题组练习帮助学生一次次打开思路,丰富认识,建立对图形要素的敏感度。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寻找图形的内在联系,把握本质,并形成灵活转化的意识。

课后,局小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和“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的老师们围绕小学数学“练习课型”的育人价值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大家对于两位老师的学生立场、练习设计、学生资源的处理、课堂的推进感、思维的生长感等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最后,吴亚萍老师指出,老师们对于“练习课型”练什么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肯定了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体验的关注,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经验,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提供可能。同时,吴老师也引导大家在练习课的日常教学中,要进一步关注结构意识,关注方法提炼,关注单课练习和单元练习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基础积累……并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练习课要重点体现整体思维价值、关联思维价值及灵活转换的价值,让我们的数学课更有味道。

本次“新基础教育”小学数学“练习课型”专题研讨活动,是局小数学“练习课型”的节点,更是局小数学“练习课型”的新起点。相信局小的老师们,一定会保持研究的热情,在“新基础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