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初衔接课程”进入到第二天下午,六年级的小龙娃们迎来最为期待的“知识万花筒”版块。在这个版块中,又需要用到哪些即将学习的知识,又将应用知识解决哪些“高大上”的问题呢?答案如期而至,神奇地橡皮筋,研制火箭筒,感受弹力势能的神奇力量。
“一根小小的橡皮筋里蕴含着什么神奇的力量呢?”“一根细细的橡皮筋,你能用它来干些什么呢?”“一根不起眼的橡皮筋跟高大上的火箭筒之间又有着怎样奇妙的联系呢?”一个又一个疑问吸引着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探究与实验,一个又一个疑问最终在孩子们中的自主探究与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解答,这恰恰是知识万花筒活动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奥秘之所在。
活动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橡皮筋开始,孩子们亲身体验橡皮筋产生的力量,他们在亲手操作演示中切身体会弹性势能的变化带动物体的运动,逐步产生寻找影响皮筋弹力大小因素的欲望。然后,大家利用各式吸管与筒状物体,如薯片筒、羽毛球筒、乒乓球筒等研制弹力火箭筒。孩子们先分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各组在充分交流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大家不断交流,假设,推翻,再交流,再假设。有的小组终于制作成功了,那一组的同学一起快乐地欢呼。有的小组制作失败了,但是他们并不气馁,而是耐心地继续钻研,改进自己的制作方案。终于,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火箭筒成功诞生了!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各小组的同学们进入实验场地,展开火箭筒发射实验,一次次地发射实验并细致地测量不同弹力作用下火箭筒的射程,在点距图上记录准确的数据,再通过点距图描点分析数据,感受数据中隐含规律的奇妙。同时,孩子们还发现,火箭的射程还受到风向、风力、火箭本身的制作等因素的影响,整个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又包含着浓浓的科学味、数学味,学生感受着小小橡皮筋带来的神奇动力,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火箭筒。由橡皮筋蕴含的弹性势能,又联系到生活中其他的能量,孩子们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直至下课铃响,仍不能停止他们研讨的热情。
知识从实践中来,从玩耍中来,整个活动其实就是一场玩中学、学中玩的奇妙之旅。难怪知识万花筒能成为孩子们最为期待也最感兴趣的板块了。两天的期初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这一次的期初课程怎么只有两天啊。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在小学中的最后一次期初课程,但幸运的是在这个学期中他们还将拥有一系列其他有意思的活动课程,这些童年的课程记忆必会成为每一位六年级孩子宝贵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