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11月,对于局小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充满乐趣的。在刚刚结束的六年级融合课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比”这一数学概念带给他们的冲击。到底一个看似普通的数学概念如何让学生憧憬、快乐了一周的?这一周中,学生们是怎样通过“比”进入各个学科,感受诸多学科的融合魅力呢?让我们一起开启们美妙的篇章——
第一篇:健康美食中的比
这一篇中,学生借助自带的各种牛奶和红茶包调配出喜欢的奶茶口味。再运用学过的比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奶茶搭配情况。在学生们的相互交流中找到了美味奶茶中奶与茶的比。这杯奶茶仅仅是美味和奇妙的开始,之后的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寻找的资料和实时的网络搜索,相互交流和阐述对合理饮食的看法,这些看法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有了比的支撑,学生不仅对比的运用有了丰富,而且对比背后的科学饮食有了更多维的体验。
第二篇:学校平面中的比
从健康饮食中走出的学生们,再次进入校园。只是,这次他们的目标不是校园的美景,而是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绘制学校部分建筑物的平面图。在绘制的过程中,老师带着学生们重新走了一遍校园,学生选定了相关建筑物后,认真开始了自己的绘制。学生们一幅幅颇有想法不失严谨的平面图,不仅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展现,更是学生多维度能力的综合体现。
第三篇:多彩树叶中的比
树叶,学生每天都会见到。秋风瑟瑟,偏偏秋叶落地。这次,学生们把玩的东西变成了树叶。通过对同一种树叶中宽与高的比测量、计算,并结合多种数学的数据,逐步发现树叶中的比决定了树叶大致的形状。那为什么树叶会形状不同?树叶中的比在日常生活中又有了哪些科学性和有意思的应用呢?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再次进入多彩的生活,从各种脸型到树叶的光合作用,充分地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知识冲击。
第四篇:神秘影子中的比
阳光,每日照耀大地,让每个阳光下的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影子。而影子中也有很多比的知识。课堂上,学生们从测量金字塔的故事开始,对利用影长来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很着迷。在分组测量中,学生们认真操作,寻找物体高度与影长的关系,借助相关的媒体设备,对这个内容有了更为深入的感性发现和理性认识。
第五篇:研究收获中的比
作为最后的一篇,学生们不仅回顾和交流了前几天的收获,也运用含有比的话语来表达了自己一周融合课程的心情。课中,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收获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始了自主的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