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11月1日的“新基础教育”专家报告、分会场研讨以及11月2日一上午的课堂教学展示及研讨,2号下午,“新基础教育”全国成果推介会进入了最后一个环节——主题沙龙汇报。华润小学的1号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依然坚守活动场地,聆听学校精心安排的报告。
活动在姜明红副校长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共分校长主题报告及骨干教师报告两个板块。
始于理念,促成一个学校的成长
李伟平校长首先作了《始于理念,成于生存方式》的主题汇报。他围绕“什么理念?”“如何转化?”“形成了怎样的生存方式?”三个角度细数十年来局小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从与叶澜老师最感性的探讨到经历跨越式发展,历经扎根研究与生态区研究,到成为“新基础教育”生命实践教育学合作研究校的过程中局小的转变。
这是理念重塑的过程,在“新基础教育”理念引领下更新参照系统,生成“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学校教育理念;这是平台搭建的过程,通过实践转化,创造重建平台,将理念融入学校管理、机制创新、学科研究以及教师发展等各个领域,在平台中实践理念;这也是成果孵化的过程,在实践中促进了新质孵化:学生工作中生成“新灵魂”,教学研究中生成“新工具”,教师发展中生成“新火种”,形成“新基本功”,课堂教学中生成“新常规”,教育生活中生成“新习惯”。“新基础教育”理念犹如星星之火,在局小的发展中形成了燎原之势,促成了一个学校的变革与成长。
始于理念,激发一群教师的成长
紧接着李校长的发言,来自不同层面的骨干教师代表诉说了自身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成长。语文教研组长卢赟老师从对新基础教育的懵懂“初识”到美好“再识”再到倾心“三识”,实现了教学中点状研究到绘本专题研究的成长;比卢老师早十年进入局小的大队辅导员陈旻老师则从“学着做、忙着做、想着做、齐心做”层层递进的四个层次交流了自己从一个班主任角色向学生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转变,节点事件再次唤醒了这位成熟型教师的教育热情;教导主任蒋敏杰诉说了自己在学习中历练、在研究中重塑,在集聚后蜕变的心路历程,用辉煌的成绩诉说了“新基础教育”在自己专业成长中的促进作用;耿群志副校长立足于曾经负责的科学教研组,分析现状,从“研究”的角度寻求突破之路。用“坚守日常为基础,聚焦研究促发展,异域互鉴谋提升”的策略,让“研究之树根深叶茂”,也在不断自我突破中引领综合学科组一路前行。
四位教师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管理岗位的代表,他们立足自身的现状,用成长中的节点事件诠释了自身从理论认知的内化到新的教育生活习惯、生存交往方式的形成,让我们看到了“新基础教育”理念在学校教师成长中的促进作用。
活动最后的互动环节,来自主办方《人民教育》的代表谈出了最朴实的想法,他从会场的热烈气氛谈到了本次推介会带给全国各所学校的益处,再次肯定了本次推介会中局小的精心组织与成果的出色展示。
两天的活动正式落下帷幕。不论是学校的发展抑或是教师的成长,我们都看到了“新基础教育”在局小这所百年老校身上产生的催化效应,它盘活了一个学校,激励了一个团队,因此成就了一段新的教育新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理念永不落幕,成长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