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全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成果推介会(局小会场)在华润校区举行。其中,语文课堂展示由三年级许嫣娜老师和六年级杨丽铭老师分别执教《捉迷藏》和《走近小说的情节》。
许嫣娜老师是“糖果”老师,“糖果”带着孩子们完成了一次有意思、有深度的游戏之旅。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令人感到:在这样的课堂是多么幸福,有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运。跟谁捉迷藏?与“动词”捉迷藏,一个个动词串联起学生三年级习作以来的各个活动,实现了从学到用的迁移;与“绘本”捉迷藏,一幅幅灵动的画面勾起了学生对捉迷藏的回忆,实现了语言和语用的勾连;与泰戈尔的《金香木花》捉迷藏,一幕幕自创配图、一句句名家经典引领学生静心默想,实现了名家思想与孩童思维的碰撞;与“糖果”捉迷藏,一声声动情的言语唤醒了童心深处的诗人情怀,实现了从思辨走向情感的迸发。
杨丽铭老师是一名在研究之路上勇于探索的“寻路人”。从练习课的教学研究、成语故事组合教学研究到今天的小说类文体的阅读提升课研究,她因理性而深入,又因研究而丰厚。引领六年级的孩子走近“小说的情节”是需要勇气的,但学生日常大量的小说阅读给了她底气。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杨老师搭建了一个打通课内外的平台,从课内小说《爱之链》和《船长》的情节结构图,到课外小说《送行》和《项链》中品读细节、体会矛盾冲突、感受结尾妙用,学生两篇小说中来回穿梭,通过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不断在“小说的情节场”中思考、表达、学习、收获。
两堂课相较于前期研究而言是一次突破,将游戏、绘本、阅读、习作整合融通为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它们都聚焦于语文视界下的课程开发,是局小“生命关怀”理念在课堂的体现与存在。两位老师都具备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意识,引领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阅读走向生活,精妙的设计、丰富的资源一次又一次带领学生走向思维新的高点。学生在课堂中体现出的快乐、灵动、专注、成长,让与会者感动。
继本校卢赟、丁玉平老师和“新基础教育”共生体代表评课发言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副主任指出,今天的两堂课都指向于儿童生活的真实影像,儿童学习的真实反映和儿童生命的未来可能,让“生命教育”理念在课堂中扎根。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涛教授对两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给予了精彩点评。他肯定了局小语文课堂是一个强大的学习场,学生在场里分享阅读、体验快乐、收获成功,同时他赞赏两位老师的整合融通意识强,将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指向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
局小教育集团语文团队是一批抱团生长的研究者,在一起行走让单独的个体“我”成为了互助共生的“我们”。进入新基础研究已有十年,今天的精彩源于“我们”在新基础之路上的“十年磨一剑”。因为新基础,“我们”在研究场中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习惯,改变了自己的行走方式,改变了日常的教育行为。“我们”中的每一个“我”正呈现出蓬勃的生长感,而正是每一个“我”又让“我们”——整个教师梯队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态。十年之前,“我们”懵懂,十年之后,“我们”正在用新基础理念不断创造教育新生活,也相信,将创造出更多美好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