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常州市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研讨活动在党校举行,我校青年教师黄妍代表天宁区参加市级课堂展示,黄妍老师自信大方的教态、亲切温和的语言、巧妙精到的教学设计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特点为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黄妍老师前期就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了的大量理论研究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最终确定“智能手机”这一主题。课堂上,黄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多种文本形式相结合,以“图表”“产品说明”“新闻”为媒介,相机穿插“图标”“漫画”等元素,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交流、获得提升,同时,指导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学生在情境中经历智能阅读、感受智能生活、乐于智能表达,进一步提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副主任认为黄妍老师的课具有“三味”,一是语文味,用语文方式走进“非连续性文本”的组合,学生在提取、整合信息中滋养语文能力,为第四学段做铺垫;二是“儿童味”,教师针对局小校园、家庭生活的现状,截取热点问题,获取阅读策略,收获阅读智能;三是“生活味”,教师通过聊天的亲和方式,贴近日常的图标视频,让学生感知生活文化、时尚文化、时代文化。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每一次课堂的磨砺都是一次挑战的过程,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相信青年教师会在自我成长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