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教育集团语文教研组活动:让比较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发布时间:2015-05-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春意无限,花香扑鼻。526上午,六年级李钰老师执教的类文比较阅读《广玉兰 夹竹桃》让我们踏入花的海洋,在馨香绵绵中开展了本次高年段语文教研活动。

    老师声音甜美、教态亲切自然,听她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这次她从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将《广玉兰》和《夹竹桃》同是写植物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可谓别出心裁!本堂课集中两次体现了比较阅读的方法。第一处是同样写花,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让他们体会夹竹桃对于作者季羡林的特殊意义。第二处是比较两篇课文在表现生命力时写法上的不同。通过自读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掌握了写同样事物不同的写作手法,《广玉兰》是通过对花叶的实写表现花的品质,《夹竹桃》是通过与其他花的对比表现它的韧性,这是虚实相生的写法。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的自主学习比较扎实,对文章分析到位,感悟较深,更重要的是行课中注重方法的渗透,让学生习得写作方法,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研讨中,张磊老师关注到了这种读与写的方法指导是高年段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点,另外建议突出语言特色的比较;丁玉平老师就“虚实相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戚秋月主任做了点评、总结,指出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阅读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提高阅读效率,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品位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以加深认识和理解。比较的目的在于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是为了明确其差别,以防混淆;异中求同是为了探寻其规律,归纳要点。今后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可以进行历时之比,也可以进行共时之比。她的话打开了在座老师的思路,明确了今后开展比较阅读研究的方向。

     对于高年段学生来说,比较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法。高年段语文老师们将对这一课型不断探索研究,让比较成为孩子们的思维习惯!

  IMG_6175_副本.jpg

IMG_6171_副本.jpg

IMG_6168_副本.jpg

IMG_6222_副本.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