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20日两天,由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镇江中山路小学、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无锡师范附小、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结成的苏南五校联盟暨苏式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市吴江盛泽实验小学召开,会议旨在更好地推动对苏南教学流派的研究,对苏式课堂内涵的本质追寻,姜明红名师工作室参加了活动。
专题汇报:一脉相传、蔚为大观
活动共分苏派教学研讨和苏式课堂教学展示二大板块,19日上午,盛泽实验小学娄小明副校长作了《苏南小学教学样式透视》专题汇报,汇报从对苏南教学派别的再认识、苏南教学流派历史渊源分析、苏南教学流派的共同特征、苏南教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苏南五校的个案分析、展望与走向六个维度展开,阐释了灵动、精致、厚实的“流派”内涵。
接着,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以“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开发和实践为例,展现了《在苏派教育的土壤下茁壮成长》过程中的教学之美;镇江中山路小学透过三个小故事,折射了背后的“仁章”教育哲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下课堂转型研究》把研究有声得落地在价值追求、教学设计、组织形式和过程指导上;无锡师范附小钱阳辉校长则以数学学科为面,架构了“三实、三活、三精”的立体追求;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薛法根校长从“苏派”“苏式”的厚土中,深入思辨苏式课堂的文化隐喻、苏式课堂的基本概念、苏式课堂的实践、共同的价值理念、苏式课堂的教育哲学、苏式课堂的实践样式,孕育出组块教学的课堂结构、组块教学的教学风格、组块教学的研究方式、语文组块教学的教学理念等鲜活生命,把较为抽象高位的课堂修饰词,诠释得细腻、直观、清简、可行。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院长从五校实践的不同路径当中归纳了相同,提出“苏式”应该有“共同的文化”,文化要合法、合理、合时,文化要是本土水土生长出来的,并融合气候特征和心理元素。应有特点,但不可定体,大体则有,具体则无。
教学展示:精致圆融、厚重绵长
19日下午教学展示分别由常州局前街小学卢赟执教《闪光的金子》、南京北京东路小学陈佳执教《遇到春天》、镇江中山路小学许月霞执教《欢乐的泼水节》、无锡师范附小宋凌云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特级教师姜明红对四节课呈现的提出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资源”两个关键词,重新定位了“教材解读者”“激发调动者”“搭台辅助者”“指引路径者”“汇聚资源者”五大课堂新角色。
20日教学展示由盛泽实验小学王晓奕执教《和时间赛跑》,特邀了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魏星执教了《梅花诗》。《和时间赛跑》体现了字根识记、词串认读、句群读诵、片断读写、由篇达类、整书阅读的板块结构, 包涵了组块式思维、审美性情感、言语型知识、个性化表达等言语智能的核心要素。《梅花诗》则以简单的七绝《墨梅》为本,让学生在证明自己读懂的过程中,生成了“朗读”“诵读”“翻译”“创作用意”“价值问题”等诸多语文学习方法的“干货”,独具慧眼地揪住“不”字,吟诵了“由景到情”“以不转呈”的组诗。
苏州市教科院、省特级教师许红琴这样点评:大道无痕、用精深睿智的专业眼光,教给孩子学诗、学语文、学会语文、学会用语文,使得教学内容“软着陆”,凸显了从容、厚重、清简、智慧、兼容并蓄的“苏式”课堂风格。
归途中,工作室成员心潮澎湃、壮志凌云,纷纷感叹:苏式课魂,集园林之作、太湖之水、昆曲之韵、评弹之声之长,精致灵秀、高雅悠远,此行萃聚丝绸之乡,大观厚重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