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局小教育集团“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精品开放活动——追求真实而自然的课堂
发布时间:2015-05-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15513,局小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新基础教育”精品开放活动,华师大“新基础教育”专家吴亚萍教授前来指导,李伟平校长、周志华副校长共同参与了活动。此次开放,不仅迎来了常州的数学老师们,更迎来了远道而来的青岛、深圳、厦门和淮安的数学老师们。

本次活动由沈虹老师和吴小薇老师分别执教六年级的《和的奇偶性》和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沈老师先引导学生碰到复杂问题可以从简单问题入手,通过举例、证明和推理的方法来寻找和的奇偶性规律,然后用规律来解决复杂问题。体现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关联性,研究的递进性、学生体悟了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吴小薇老师执教的“认识人民币”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概念教学。课堂上,吴老师从钱币的要素认识、人民币换算、元角分的进率这三大层次的逻辑展开推进教学过程。从整体进入的方式很好地帮助了孩子建立钱币的认知结构,以及人民币换算的方法结构,灵动的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多方位的认识人民币到模拟购物到人民币文化,整节课给人以较强的递进感和交互感。在教学过程中既关注了知识能力的习得和习惯的养成,又关注到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习惯以及对课堂的热情让听课老师们啧啧称赞。

课后,各地老师对我校的数学课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真实、自然。老师们在评课中说道,这两节数学课不仅仅追求学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学;教学中大问题的设计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生长的机会,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灵动;真实的课堂,亲切的老师,课堂间不经意的点拨让他们印象深刻。最后,吴亚萍教授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认为课堂体现了真实的、自然的、有机的生长过程,较强的递进感和交互感都为学生的知识生长提供了抓手。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推进中,学生自我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是老师们一以贯之的长程培养。

在一次次的“新基础”活动中,我们有收获、有成长。此次活动,给所有的老师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怎样上出自然?”相信坚持走在“新基础教育”研究的道路上,且行且思,这个问题会越来越明朗。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