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黑板’会跑?”“‘黑板’跑哪儿去了?”“谁看见‘黑板’跑了?”
4月23日上午,二(10)班的教室被一声声稚气的疑问填满了。原来,熊元阳老师带着《“黑板”跑了》这篇有趣的课文,走进了本次低段语文教研活动。
熊老师设计“与伟人见面”环节进行导入,一下子拉近了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接下来的揭题质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随后,熊老师利用一个个衔接自然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梳理文脉。整堂课中熊老师充分运用了随文识字法来创设情境、识记生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是本节课最大的特点。熊老师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应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多种识字方法的融会贯通之下,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下午,一、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汇聚在二(1)班教室展开研讨。何燕老师评价熊老师执教的《“黑板”跑了》能以问号为眼,探究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熊老师以课文为线,穿起生字教学,拓展学生识字的能力。读文、读词、识字,环环相扣,儿歌、字理、对比,方法多样。王婉璆老师关注到识字教学中“查字典”的涉及,建议给出字典中生字的释义,引导学生根据意义组词,从而扎实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卢赟老师回顾了培养识字、写字能力的基点,对课文中“考”字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仅要追踪字义,更要拆分部件,关注学生在生字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卢老师的发言启发了众人,其他语文教师各抒己见,纷纷参与到如火如荼的研讨中来。
最后,戚秋月主任肯定了低段语文教师教学探究时如火热情和认真的态度,
并指出低段语文教师研究的主题聚焦“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教学能够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