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下午,局小教育集团的校级领导、各校区教导主任、学科主任在华润小学举行座谈会,交流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思考,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与老师应邀出席,聆听并给予指导。
准确定位离不开科学分析
首先,李伟平校长向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汇报了学校课改的起因。学校立足于局小学生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倾听学生的心声,在保障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更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含单元对话课程、单元活动课程、单元研习课程、单元兴趣课程、单元实践课程、单元发现课程等。以起初的单元对话课程为例,一年级有五天,二到六年级两天,两节课一个单元,主题是让学生适应环境,激发兴趣,规划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秋学期的期初对话课程主题是“我是几年级的小学生”,激发他对新学期的向往。而春学期期初课程,主题是“几年级加油”,在回顾的基础上规划新学期的未来。
李校长还详细介绍了各年级的学期课程,以及艺术与审美、生命与健康、科学与探究目标在课程中的落实。并针对刚刚结束的期末课程,介绍了各年级段三大主题的实践情况。
李校长说,在实践课改的一学期中,老师由最初的被动卷入到主动融入,从开始的紧张茫然到后来的从容淡定,无论是对教材的开发,还是对学情的把握,越来越精准的定位都离不开老师对学生的科学分析,而新基础教育十年研究的基础,则更新了老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并为老师们提高课堂效率,完成基础课程提供了保障。
深度课改促进内涵发展
集团的校级领导、各校区的教导主任、学科主任针对自己参与的课改实践,畅谈了老师和学生的收获,并提出了疑惑。
许嫣娜副校长说,从期初走到期末,可以清晰看见老师们的成长。在期初课程实践前,我们带着老师一起解读学生,解读课程,为学生设计解缚的校园生活,并在生活化场景中融通学科内容。等期初课程圆满结束后,老师们对课程有了新理解,课程实践、设计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姜明红副校长说,课程板块五天分为三大板块,板块目标清晰。以六年级的期末发现课程为例,第一板块是梳理与感受,让学生吸纳与输入,形成自己初步的感知;第二板块是创意与设想,立足具体载体,进行创想;第三板块是制作与实践,让学生自己创作,并在走班展示中加以完善。这三板块有纵向推进的关系。对于资源的梳理有整体布局,时间安排有框架设计,师资进行了重新调配,教师的介入指导有预设,学生在以前研习课程上学习能力的提升很高。
与会者纷纷发言,畅谈自己体验到的成长,畅谈学生身上发生的变化。课改,不仅让学生得以内涵发展,也让老师们经历了艰难却幸福的蜕变。
渐进量变必将促进飞跃质变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们高度肯定了局小的课程改革,张林主任说,局小课程基于标准,注重素养养成;各科的核心立足素养建设。金东旭副主任说,局小课程承载着学校文化价值取向,从生命关怀到生命自觉,渐进量变必将促进飞跃质变。与会的教研员们纷纷发言,有的推荐相关文献,有的站在学校和学科的特质上给予了建议。
最后,张林主任指出,局小课改不仅给学校课改提供了优秀范例,也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课程究竟是什么?课改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如何从专家定义走向事实定义?期待局小的课改能早日破茧成蝶,带给其他同行者更多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