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冬季的开始,气候最寒冷的冬至日,五8中队主持了“冬至在身边,温暖在心间”的升旗仪式。
冬至在身边——传统与节气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同学们从冬至的来历开始娓娓道来,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的历史由来共同分享。
“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大家一起了解冬至的重要性,还了解了随着朝代的变迁,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学历史,重传统,感受博大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欢乐在身边——民俗与美食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从而衍生出一系列冬至的民俗、养生和美食。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在同学们的介绍中,大家了解到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同学们还搜集介绍了常州人的冬至美食文化——既便宜实惠,又暖身的“胡葱笃豆腐”, 这是老常州人过“冬至隔夜”必吃的一道菜。“冬至隔夜,有吃吃一夜,无吃冻一夜;吃了暖烘烘,不吃冻一冬。”同学们还给大家讲述了这一吃法的由来,“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葱烧豆腐”迎合了百姓向往富裕生活的心理,还寄托了人们“一清二白”,希望在来年还是清清白白做人。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宰羊喝羊肉汤,吃饺子、吃馄饨,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九层糕祭祖……驱除寒冷,也无不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温暖在身边——陪伴与感恩
在冬至这天,同学们发起了精彩一冬,温暖一冬的号召。在这个充满寒意的冬天,同学们关注并提醒大家要学会安全自护:玩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用电子设备保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提倡大家多锻炼,讲卫生,要及时戴好手套,围巾,预防感冒。
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除了温暖自护,同学们也发出了温暖倡议:给操劳了一天的爸爸妈妈送去温暖。“晚上,给劳累的爸爸妈妈洗洗脚吧,让温热的清水洗去一天的疲惫。天气越来越冷了,可以织些围巾、手套、袜子送给爸爸妈妈,可以给他们按按摩,敲敲背,也可以经常陪他们聊聊天。”相信外面虽冷,家里却是暖融融的甜蜜和温馨。
冬至,一家坐在一起,温暖在身边;冬至,亲人们分享着大家的酸甜苦辣,温暖在身边;冬至,暖洋洋的屋子里,温暖在身边。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温暖在身边,感恩伴你我”的一个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