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0日,星期一,雨。我们一行6人六点多起床,窗外一片漆黑,下了整整一夜的雨还在下着,感觉特别的冷。当我推开门准备去50米外的南走廊尽头的盥洗室洗脸刷牙时,突然发现二小的教室里已经灯火通明。现在才六点二十几分,操场就在我们的宿舍楼下,并且连着校门,操场上陆陆续续地已经有学生撑着雨伞来上学了。
我们六名老师分为两组,第一周分别去县城的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都建在山顶上,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我和沈虹及二实小的韦老师去的是舟曲县第一小学,我们冒雨撑着伞从二小步行到一小,首先要下山步行约40分钟,经过一条主街,然后经过一座建在大坝上的台阶水泥桥,再步行约30米来到二小的山脚下,最后攀登80多级石头台阶,转几个小弯,终于到达山顶的二小。二小的刘校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然后亲自带我们见了四、五、六年级的老师们,接着给我们分配了任务。由于学校缺了两名英语老师(一位产假,一位外出培训两个月,而代课老师还未到位,四年级三个班学生的英语课已经停课一周了),学校教导处直接把这三个班的英语课分给了我,每班人数63至69人,而且课堂都要开放。沈虹的任务是任教三年级一个班的数学,韦老师的任务是任教五年级一个班的语文。除了上课批作业,我们还要承担培训老师的任务,听课评课,本周上一次公开课,做一次专题讲座,每天要写支教日志。
第一节一下课,张主任立马把我带到四年级3班,当我们走到教室门口,几个已经冲出教室的学生被张主任叫回教室,还没等学生们走回座位,张主任大声对学生们说:“这是新来的英语老师……”还没等张主任介绍完,全教室六十几位学生不论站着的或者坐着的就像潮水般的欢呼着向我涌来,我当时吓坏了,就怕发生撞倒等意外,赶紧对学生们说:“请同学们有序地回到座位上坐好。”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肯回座位,有的还是继续朝我挤过来。我又说:“看哪些同学安静有序地回到座位坐好我就和谁合影拍照留念”。于是,同学们才比较迅速有序地回到座位安静下来,精神饱满地坐好。我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并互致了问候,然后告诉他们明天开始我将担任他们的英语课,接着和同学说明天见,但是张主任跟我说,他们这节课就是英语课,意思是就让我来上。我说:“你们的教材跟我们江苏的不同,我还不熟悉教材,也没备课。”(注:江苏是苏教版,他们是人教版)但是张主任说,他们已经一周没上英语课了,希望我能帮他们补上进度。看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虽然没有备课直接就上课对学生感到愧疚,但我还是很高兴很尽力地上了支教的第一课,主要是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英语水平。
这节课一下课,张主任已等候在教室外,他又把我带到四(4)班,学生们是同样的欢呼和热烈的欢迎。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连续上了两节课。 两节课后,我和3个班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并要了学生的花名册了解学生情况。三个班共195名学生,其中男生105名,女生90名,少数名族75名(其中藏族74名,回族1名),农业14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