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下午,数学教研组齐聚2号楼四楼开展教研活动,活动分为两个板块:局小教师小课题中期评估,周志华校长助理介绍复习阶段练习设计的思考。
首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的桂烨老师,在学校小课题的研究中已经显得更为成熟,这是她第二次在教研活动中介绍她所在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基于学习迁移理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是桂老师所承担的小课题。在前阶段的研究中,桂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阅读学习了与迁移教学相关的理论书籍,例如:奥苏泊尔编著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曹才翰、章建跃编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俞平编著的《数学教学心理学》 等。课题组成员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及时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中心,这样组员可以浏览其他成员的文章,及时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掌握课题研究进度,方便课题研究素材的积累。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还认真上好情境图教学的研究课,定期进行课题研讨。随后,桂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她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最后,桂老师向大家阐述后期的相关研究计划。蒋敏杰主任针对桂老师的小课题中期汇报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他认为课题研究过程中,把我们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才是我们研究小课题的重要之处。蒋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中期评估汇报的环节注意点,同时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教师可以申报小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去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接着,周志华校长助理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练习设计的思考。在举例交流中,周校长阐述了设计习题的一些要点:如练习的设计体现科学、严谨;语言的表述要严密,没有歧义;选择素材与数据贴近实际,呈现方式要符合学情等等。最近几年,各校对“运算能力”较为看重,周校长也指出近年来的运算能力的检测已经从变技能达标为过程理解、变技能达标为思维分析、变训练知识为培养素养、变知识判断为数学表达、变解决问题为问题解决。“好练习从何而来?”关键在习题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用心去思考如何选用、积累与改编,进而提高日常的教学质量。
周校长的发言发人深省,在日常教学中如何继承局小“轻负担、高质量”的传统,我们每个局小人都会加倍努力,在开阔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让学生享受快乐的同时能收获更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