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作为整个教学链上重要的一个环节,既能及时检查和反馈学生课堂学习的掌握情况,又能有效督促学生课外学习。在“减负增效”的课改背景下,局小教育集团的各位老师除了关注作业的“量”,更关注作业的“质”,力求通过作业合理的设计,更好地挖掘作业的育人价值。
4月14日下午,局小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参加了语文作业常规调研情况反馈会议。依照惯例,语文教研组上周随机选取了每班3位同学的语文作业本及练习册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情况,语文学科主任戚秋月老师做了细致的分析和汇报。
规范中有个性。戚秋月主任首先肯定了因为各位语文老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认真的态度”和“优美的设计”,给参与调研的老师留下了“清晰美好的印象”。她指出,本次作业调研反映出了一些较为喜人的情况——学生的字迹越发端正秀丽,老师的批改更加及时认真。难能可贵的是,各位语文教师还能根据文本类型和上课节点,依据本班学生情况,创造性地进行作业的设计。如,有巩固知识技能的抄词组词,有提高基础能力的短文概括,更有指向知识拓展的新闻评论……此外,作文批改中很多教师还关注了评语的激励性功能。总的来说,本次调研既展现了规范中的个性,也体现了各年段的螺旋上升,真正做到了给孩子方向,给孩子支架。
传承中有创新。马蕙老师作为教师个人代表随后和大家分享了她在作业批改上的心得。她指出,她的作业批改理念深受退休教师周汝珍老师的影响。她巧妙地运用“符号”语言建立与孩子的默契,采用多种多样的作业批改形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同时,她还结合“向日葵文学社”、“循环日记”等形式提供学生作文交流的平台,通过家校合力激发学生自主写作、主动分享的欲望,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乐于写作、乐于分享。
探索中有收获。随后,六年级语文备课组长朱凌茹老师则根据本年级学生的成长节点,针对各班作业设计的特色,畅谈了本备课组的老师在作业设计上的探索。她指出,六年级各位语文老师的作业设计体现了“集体智慧与个性创生相辅相成”、“课内训练与课外拓展相依相伴”,各位老师既关注了作业对课堂教学的继承性,也关注了对课外拓展的延伸性,既关注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关注了语文知识的积累。最后她用“三颗心”总结了备课组老师对如何进行作业设计的思考,她指出,一份好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的“三颗心”——精心、慧心、耐心。
从常规中来,到常规中去。本次语文作业情况调研反馈让局小的语文教师更明晰了作业批改的规范,关注到了作业设计的意义与价值。相信局小的语文教师一定会在此后的语文教学中且行且探索,更好地挖掘作业设计与批改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