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1月25日,李伟平工作室的二十位成员放弃寒假休息的时间,齐聚常州局小三楼会议室。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会议室中平添了浓浓暖意。在领衔人李伟平校长幽默的开场白中工作室的年终总结会拉开了帷幕。
上篇:点击关键词,表达真体验
在李校长的引领下老师纷纷用提取关键词的方式讲述自己参加工作室以来的收获和体验。风趣的曹海老师是这个团队里的活跃份子,他率先打开话匣子:“虽然每一天都与忙碌相伴,还能拟定读书计划根据实际需要见缝插针地读书。”钱新民老师拥有自己的草根工作室,他加入这个团队后感受到领衔人身上彰显出来的人格魅力,学习到了带领一个团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艺术。李校长也就钱老师抛出的“如何让自己既保持严谨踏实,又敢于创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引导大家思考,“你真正认准的是什么”。
李钰、王文静称自己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到这里,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管理方面都在学习中收获良多。夏敏芝、李小艳、刘花、章志英、毛鸣臻、嵇文佳、李琳珺等老师则有一种强烈的共识,那就是工作室让她们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她们参加活动,观摩课堂,学会了怎样观课议课,又将活动的收获反哺于自己的课堂,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工作刚满五年级的高羽佳老师深有感触:“从教第五年,到了成长的节点,通过工作室的一次次锻炼,让自己从量变发生了质变。”徐彩芬、高春媛老师在交流中感慨,带着工作室成员的光环出发,在不敢懈怠的同时也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和眼光审视语文教学。卢赟老师以“痛苦”为关键词讲述自加压力获得进步的点滴,“痛并快乐着”的真切体验自然流露。万银洁、袁莉老师在团队中发现着专家、特级的魅力,发现着同伴的闪光点,发现着自己的变化,收获的喜悦尽在言中。毛海鹰讲述的关键词是“担忧”,她担忧自己一旦停止前进的脚步就会被“抛下”,她担忧自己“让学生爱阅读、会阅读,爱写作、会写作”的目标找不到更适切的操作策略,更担忧自己会因为忙碌而肤浅……
每一个老师的发言都得到李校长中肯的评价。李校长也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与青年教师们分享。李校长坚定的儿童立场,对语文教育的执著和专注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们纷纷表示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温暖的大家庭中 ,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踏实地研究,追求更高更远的教育教学境界。
下篇: 讨论新书稿,展望下学年
回首昨天,更要展望未来。在交流总结之后,大家就工作室下一步活动的开展进行详细的规划。李校长就怎样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和规定,推荐老师们多多阅读好书,及时写点读书笔记,要充分利用网上交流,进一步完善工作室网站,让网站要成为大家学习资源的中心。要求成员们每个月都须认真完成规定作业:计划和总结、读书笔记、案例分析……观摩课堂教学前要做好“功课”,先对教材进行解读,带着思考走进他人的课堂才更有话语权,“爱思考、勤反刍、常动笔就能快成长。”李校长的谆谆教诲令大家频频点头。
紧接着大家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书稿写作交换意见。经过讨论,大家初步确定从拼音教学、识字写字、阅读、听说、习作、课外阅读、综合活动等七类教学内容出发,思考研究每一类中都有哪些语文核心能力,又应该怎样有效地培养。李校长强调要踏踏实实地进行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要特别关注这项能力的年段能级水平,要在实践中积累案例来说明问题,阐述操作策略,还要就这一核心能力如何评价和检测提出建议。
一天的交流、总结、规划,使全体成员们明白:读书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最长远的备课,能够获得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课堂是教师教学主张的展现,是教学风格的呈现,教学中要做一个“实践着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实践者”。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要学会“取”与“舍”,就要一直坚持行走在研究语文教学的路上,把思想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