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体育学科育人价值挖掘及教学行为转换的研究”组成员成功组织了《中国学校体育》第58期“草根争鸣”网络教学研讨活动,本次研讨的话题为“短跑教材育人价值的挖掘策略”。此次活动由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局前街小学张勇卫老师主持,特邀学校体育专家顾问、常州市体育教研员王渺一教授,常州市体育学科优秀代表钱亢、吴爱军和曹波老师担任研讨嘉宾。课题组全体成员老师全程参与研讨。
群策群力,团队精心酝酿,分工明确
早在2013年3月,课题组结合阶段研究计划,组内反复研讨形成了研讨申报方案,申报之后经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编辑部多轮审核被确立为本期话题。为了筹备此次研讨,主持团队先后在田家炳中学和网络上多次研讨,精心策划,明确分工,认真准备。通过体育教师各级的QQ群和论坛多渠道、多平台宣传、动员省市乃至全国的一线教师参与;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知名网站和期刊杂志查阅国内其他学科育人价值有关的文献资料,参阅体育学科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听取老教师对本研究内容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反思,为本次研讨活动的顺利举行奠定了扎实而丰富的理论基础。
积极参与,团队全力动员,保质保量
研讨开始,张勇卫老师首先向全国的体育教师问好,并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研讨的内容以及注意事项。阐述了短跑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独特价值,强调树立学生的立场,从人的生命成长角度多层次、多角度看待短跑的价值。研讨过程中,主持团队吴爱军老师从“短跑对学生的生物改造、技能发展、生命哺育等方面独特的育人价值”开始思考,再由钱亢老师按照“短跑教材以及各水平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谈谈某一年段(小学、中学)或水平段短跑教材育人价值目标的设计策略或案例”,再到姜庆军老师细化到“短跑教材育人价值挖掘有哪些具体策略”最后升华到曹波老师的“小学低年级怎样处理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0米跑数据采集和短跑教学的关系”以及“如何改进出发”,引发了广大一线教师的热切讨论。参与研讨的教师一致认为,短跑对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拥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教师应该在独特育人价值教学行为的策略上多作具体化研究。
精彩碰撞,团队夯实总结,收益颇丰
研讨过程非常激烈,既有对研讨主题的提议,又有与别人的思维碰撞与补充。本次研讨活动经过团队的精心准备和全国一线教师的热情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统计,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216人参与了本次研讨。研讨结束后,主持团队和课题组的老师并没有停止对“短跑育人价值挖掘策略”思考,都在认真总结争取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可能这就是“草根争鸣”话题研讨的精髓所在,能够真正做到面向“草根”教师,探讨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针对焦点问题、难点问题,依靠专家引领,汇聚众人智慧,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收获,让所有喜欢体育、热爱体育的体育同仁们能够通过网络在一起交流,让每一位老师都能互相学习,相互探讨。从而引发每一位参加研讨老师积极的思考,能够在在这种智慧的分享中受益匪浅,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在研讨中进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