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的发展成为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的发展目标之一,为了让不同梯队的教师实现差异化发展,数学教研组把更多的研究自主权还给了备课组。学期初,每个备课组制定了详实的备课组计划,包括学习研究计划与实践研究计划。近日,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各个备课组展开了“课堂教学研究日”活动。六个年级一共开放了12节课,每个备课组的老师都全程参与,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热”。
热点一:师徒共建,磨课有方。一年级的刘晓彤老师是王冬梅老师的徒弟,徒弟执教了《认识“=”“>”“<”》一课,师傅执教了《认数练习课》,两节课都围绕了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习惯培养进行了展示与研讨;二年级的刘美娟老师是袁平平老师的徒弟,徒弟执教了《1的乘法口诀》,师傅执教了《多边形的认识》,两节课都充分利用新基础教育理念对课堂进行了深入的诠释;三年级刚参加工作的郑梅老师是吴小薇老师的徒弟,这次是师徒共同执教同一内容《认识千克》,师傅先做示范引领,徒弟紧随其后模仿实践,在这样一节重视数学体验的课堂上,对老师的挑战非常大,考验的是徒弟的现场学习力。
热点二:聚焦课型,生态互动。四年级就“规律探究”与“单元复习”两种课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朱美华老师执教了《找规律》,她是虹景小学派到局小挂职学习的骨干教师,加强校际间的联动是“新基础教育”研究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杨宏磊老师执教了《除法单元复习》,在教研组对复习课型进行专题研讨的基础上,杨老师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学生经历了梳理类型—举例分析—明确方法的单元内容复习过程,提升了学生的整理复习能力。
热点三:单元整体,序列构建。五年级就“小数”这一单元开展了前后课时的专题研究。蒋敏杰老师执教《认识小数》,姜卫钧老师执教《小数的基本性质》,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呈现的是单元整体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既有单元长程的目标设计,又有每一个课时的具体目标设计,体现出了日常课堂教学的扎实性。
热点四:同题异构,智慧碰撞。六年级备课组的俞兰老师和章子君老师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开展了同题异构的教学研究活动,俞兰老师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的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章子君老师则是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得出体积计算公式。两位老师运用不同的理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后,在备课组长的组织带领下,老师们在热烈、和谐的研讨氛围中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既有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肯定,也有对课堂教学中需改进之处的真诚建议,老师们带着各自的收获与思考,又将投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