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天宁区小学品德学科暨局小“基于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创设”校本教研活动在局小本部举行,天宁区各校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局小教育集团品德学科教师,以及市教研室戴慧老师、区教研员唐剑老师,局小姜明红副校长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张磊老师执教的一堂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怎样到达目的地》,体现了局小在品德学科上的研究理念,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以“创设真实有效的活动情境”作为一堂品社课的重要承载力,达成明理与导行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对学生真实生活的指导。张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利用“花博会”这一热点元素,让学生为远方的客人设计“花博之旅”,学生在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中学会了对交通工具的恰当选择,并学会了合理换乘,使得课堂的生活意味相当浓厚。
备课组丁晓明老师就本堂课进行评点,他指出本堂课的设计思路对接生活与历史,反应交通工具的历史变迁,也体现学生在当前社会中的交通生活。丁老师深刻剖析了学生生活事实中的合理价值,强调了学生生活经验对教学设计的定位,并提出着眼未来的创新设计新思路。
局小品德学科教研组组长薛娴老师向与会老师汇报了教研组的研究成果。她提出了局小品德教研组有关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提出了“返朴归真,回归生活”的思路,基于学生的生活,设计出学生所感兴趣的并具备指导意义的体验活动,在活动中悟法,在活动中导行,提高品德学科的课堂效率。
市教研室的戴慧老师就该主题做了一场名为“品德学科基于学生生活的活动化教学设计”的报告,在报告中,戴老师通过一系列数据表明学生对品德学科的喜爱以及期待,指出活动化的教学设计要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反应生活中真实的能力需求。戴老师通过一些品德学科的优质课课例向与会老师诠释出怎样的活动化教学设计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是学生所欢迎的,才是品德学科的老师可以有效组织的。这场报告对于所有与会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学科培训,为品德学科的教学设计把好了方向盘,也为如何进一步研究和建构品德课堂的教学过程提供了思考路径。
最后,天宁区教研员唐剑老师在充分肯定局小教研组研究思路与方式的基础上,对全区品德学科校本教研提出建议,他希望天宁区品德学科能以此次局小的教研活动为点逐步深化推广,完善主题化研究,提升全区品德学科的教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