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姜明红名师工作室走进薛法根“语文组块教学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3-04-2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42526日,姜明红名师工作室成员共赴吴江盛泽,参加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的智慧语文国家级课题关联视域中的语文组块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活动。踏着温暖和煦的春风,一天半的活动中,工作室成员聆听到了生命成长的声音。

神欢体自轻 意欲凌风翔

                                    

第一个半天,大家观摩了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沈玉芬老师执教的课题展示课《鹬蚌相争。随后,薛法根老师作了《关联视域中的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到研究历程、概念诠释、理论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次重要的课题研究实例指导。尤其是随后展开的论证部分,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教育科研的理性认识:杨九俊院长提出了语文课题研究要关注语文课的汉语特点;国家督学成尚荣对四个核心概念做出了更为清晰的界定;孙孔懿研究员提出文献研究的成果要有辐射力量……专家的不同关注点,都直指核心——组块教学研究。

工作室成员认真观摩了沈老师的课题,仔细聆听了薛老师的报告和专家组的点评,高屋建瓴的理论学习让大家有了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的感觉。时间不长的午休,工作室成员们针对上午的学习和收获展开了讨论,结合薛老师组块教学的理念,进一步明晰了工作室生长性课堂研究的突破点。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第一天下午的活动是盛泽实验小学智慧教学课堂展示,工作室成员全程参与了语文专场,在听完语文教研组的学科建设介绍后,观摩了年轻教师戴燕妮执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副校长徐国荣执教的《海底世界》。

工作室成员这样感慨: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虽是李白写了抒发春日思绪的诗句,也正是两位老师课堂的写照,燕地的春草刚刚发芽,细嫩得像丝一样,秦地的桑树已经低垂着浓绿的树枝。语文课堂是一个需要历练和积淀的地方。在听课过程中,姜校长不断围绕工作室课题和成员们展开讨论。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设计的适切性、整体综合性,教学环节的有机性,教师调控回应、点拨提升的推进性……每一位教师研究的子课题逐渐清晰明朗。

课后,杨九俊院长还专门做了《用美的规律塑造课堂》专题报告,杨院长旁征博引,从马克思说的劳动是自由美的表现,谈到鲍姆嘉通提出的审美的对象是灿烂的感性,关注汉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从而带给学习者感心、感耳、感目的体会。强调了课堂中主体的自由,这也带给工作室成员更多关于课堂主体生长性的思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后半天的活动是五校联盟学校老师呈现的研究展示课,工作室成员再次全程参与了语文专场的活动,观摩了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周圆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爱如茉莉》,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高羽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广玉兰》。两位老师都是工作仅四五年的年轻教师,她们的课堂上流淌着青春的思考,思考《爱如茉莉》中一个字点活一句话的妙处,思考《广玉兰》文字品读间花、叶的无穷生命力,思考一节语文课能帮助孩子实现语文素养哪一方面的成长。课后,特级教师李伟平校长、孙双金校长和薛法根校长,围绕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从解读教材特点到了解学生特点,从关注语文核心能力的培养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从课堂中教师指导的具体展开到课堂推进的节奏韵律……一个多小时的名师点评,让每一位工作室成员不断生成着实践力和成长力。

一天半的活动匆匆而逝,海量的信息带给所有工作室成员太多太多的思考,听课间隙灵感闪现的点评,印象最深的笔录,一个词、一句话都是活动带给大家的成长。返程后,大家整理思绪,梳理脉络,一段话、一篇文是活动带给大家更深层的拔节。春日中,微风拂面,带来苏州软语的灵动,带来太湖石的坚毅,带来太湖水荡漾心间的收获和感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