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姜明红名师工作室的9位成员从常州赶往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参加“乐学教育”教育理念研讨会暨“苏派”名师大讲堂。尽管天公不作美,一早下起了淅沥沥的小雨,但也挡不住大家学习、研究的热情。
沉浸课堂 乐学无声
上午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的语文专场,弥漫爱的味道。倪蓉老师执教的《普罗米修斯》遵循故事的特点,以精彩的复述课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形式单纯,内容丰富。倪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生长,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灵活、准确地应答,在交流互动中,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普罗米修斯的大爱在孩子的故事中震撼人心。章荣耀老师执教的《爱之链》立足小说文体,通过朗读活化了语言,在交流、思辨中带领学生了解爱、学会爱的表达方式。
下午,镇江中山路小学刘培培老师执教《每逢佳节倍思亲》,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这堂课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刘老师先扶后放,调动了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我的探索中,在文字的感染下,逐步体会到诗人浓浓的思乡情。南京北京东路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林春曹老师执教的《雾凇》一课,教学设计巧妙,教师语言幽默,学生激情昂扬。雾凇是北方的奇观,曹老师的课堂是南方的艺术。下课后,有几位学生留住曹老师签名留念,孩子快乐的脸庞,可爱的言语引得在场听课老师会心一笑。
聆听研讨 生长无痕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底发出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深处,老师们的课打动了一个个孩子的心,名师们的精彩点拨润泽着每一位听课老师的心。孙双金、薄俊生、薛法根、刘正才四位老师的点评让我们认识了苏派教学的气质:像太湖水那样灵动,像苏州园林那样精致,像石头城那样厚实,像冬雪那样清简;清晰了文本解读的方向:把握文体,基于学生,立足语言;深刻了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了多少……探讨之中有珍奇,聆听之中是收获。
有缘相识 结交无隙
一天的学习、研究内容丰富,让每一个老师心灵得到洗涤。这是姜明红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第一次活动,虽然这是大家第一次见面,但是在课间、在中午休息时,大家积极地相互交流彼此的听课感受,分享学习心得。有朋自远方来,缘分让大家相识;相逢何必曾相识,志同道合让大家交流欢畅,其乐融融。
活动结束,太阳却奇迹般地拨开云雾,露出笑脸。工作室成员结伴回常,一路欢笑,一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