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生命关怀”教育理念研讨会暨“苏派”名师大讲坛(四):数学课堂展示
发布时间:2012-04-27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427上午,在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中山校区二楼电教馆,江苏省名校文化发展中心和苏南五校联盟的领导、老师,常州市内的教师代表二百余人,观摩并参与了局前街小学“生命关怀”教育理念下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特级教师——淮阴实验小学的戴桐校长、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的钱阳辉校长,参与了本专场的现场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分为三个板块:教研组研究故事分享;灵动开放课堂呈现;专家智慧对话提升。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 叶澜

首先,周志华主任以叶澜教授的一段话开场,从学校课堂品质的新追求“真实开放、灵活结构、综合生长”谈起,生动地介绍了局小数学教研组不同的阶段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推进策略,获得的不同的成长发展体验。生动的研究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局小的数学教研组是如何实现“学科教育价值观的重建”“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教学设计重建”和“以互动生成为特征的教学过程重建”。

接着,顾雄老师、王小霞老师分别执教《梯形的认识》和《分数加减法》,不同的课型内容呈现出共同的追求,每一个学习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每一个孩子都经历,每一个孩子都提升。顾雄老师顺应知识的框架结构整体切入,让孩子们在做“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中感悟“梯形”的本质内涵,运用知识的研究方法结构推进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图形研究的方法和路径主动探索研究梯形的特征,从而发现特殊梯形的存在,依据特殊梯形的特征,在创造中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王小霞老师把握计算教学的内在关联性,分数加法“教结构”,让学生经历分数加法各种类型与算法的习得过程,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工具,分数减法“用结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方法自主探索分数减法的类型和算法,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和判断的意识与能力,在获得知识,感悟思想方法的同时,丰富的活动经验。两节数学课,短短的课堂40分钟,学生不断经历挑战,在挑战中获得思维的提升。

两节课后,两位执教老师简要讲述了各自的设计意图和课后反思,吴小薇老师代表数学教研组围绕课堂中的“有效点拨”和“追问”做了精彩的现场点评。戴桐校长和钱阳辉校长对数学组的专题汇报和数学课堂,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局前街小学今天呈现的两节数学课“科学而艺术”。两节课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把知识放在整体相关联的结构体系中,在分类比较中经历类抽象的过程,并把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在新知识的学习中串联起来,有意识地将纵向、横向的知识进行整合,在知识的压缩与展开中,让孩子的思维获得了弹性;同时把学习过程充分展开,结合“东西方”对事物不同的理解方式,让学生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实现创造。两节课目标立意高,课的设计呈现了新的展开逻辑,学生在做中感悟、在经历过程中形成了思维场,在思维场中学生不断产生新想法,获得新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