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9日下午,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主题研讨活动在局前街小学二号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来自各辖市(区)小学品德教研员、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各辖市区品德学科教师共100多人参与了活动。
天宁区虹景小学的曾建娥老师和局前街小学的高羽佳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两堂精彩的课例。曾老师执教了《现在我能做什么》一课,她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基础,通过课前观察、观看视频、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感受父母的忙碌,知道哪些事情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悟出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养成对家庭和生活的初步责任感。高羽佳老师执教了《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高老师大胆地改革了品德学科的课型,让学生从已有的旅游经验、对祖国大好河山相对散点的认识出发,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交流汇报的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感受祖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秀美壮丽、历史悠久,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两位年轻教师创设的真实灵动的课堂,让与会者充分享受着品德课程的魅力。
课后,与会教师围绕《小学品德学科课堂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主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能调用学生丰富的生活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关注学生的生活,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行为的指导。勇于挑战,大胆创设,预设与生成巧妙结合,充分凸显了品德课堂的特色,展示了青年教师优秀的教育教学素养。同时,局小学生自信大方的课堂表现也得到了在座教师的一致好评。
最后,市教研室品德教研员戴慧老师做了精彩的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对课标、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实际的准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同时,戴老师希望品德学科教师要深入研究动态生成下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鼓励大家在小学品德课程的研究中做出更多的实践与探索。
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杨文娟以及工作室成员,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李伟平、副校长姜明红全程参与了教学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