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小学生,大部分都喜欢看漫画、小说,看得多了,有些也会自己尝试着画画、写写,但要说能集结成册的,可是少之又少。而在局小六(3)班,别说是成册了,光漫画“杂志社”就有两家,其中一家的《樱漫画》杂志已经出到了第3期。《樱漫画》是双月刊,每期30页左右,不仅如正规杂志一样刊登6-7个漫画连载故事,还像模像样设计了封面和封底,甚至连征稿启示、附赠小贴纸等小细节都没落下,相当“逼真”。
《樱漫画》的主编“紫薇”真名叫吴青芸,每期漫画,她都会亲自操刀,负责其中一两个漫画连载故事的绘画工作,像深受同学喜爱的《girls 水浒》就是她的作品。漫画把水浒里的知名人物放到了现代,变成了“北宋小学”的女学生,宋江化名“宋小江”,杨志则叫“杨小志”,水浒故事也改编成了幽默的校园故事。而除了《girls 水浒》,《樱漫画》里还包含了其他各种风格的漫画,如讲述猫咪与兔子友谊的故事《猫叮》,充满日本动漫气息的《琉璃盏》,写实的《校园小故事》等,这些则都是吴青芸的漫画团队合作完成的。
“《樱漫画》诞生于今年暑假,因为这个创意是我的,所以大家推我当主编,其实我从来没学过专业美术,只是喜欢画漫画而已。”吴青芸说,因为快毕业了,她就想给把自己画的漫画集结成册印给大家留作纪念,这个点子得到了班上一群漫画爱好者的支持,目前,《樱漫画》“杂志社”已经有9个成员了,清一色都是女生。
《樱漫画》“杂志社”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一开始三四个人画,到现在近10人参与,管理的难度也在增加。为此,女孩们建起了QQ群,并参照大家商定的考核办法:新加入的成员叫“初学者”,“好感度”分值为0,每次按时交稿,稿件保质保量,就可加1分,达到一定积分可升级为“见习小编”,再积累一定分数可依次升为“小编”、“星优小编”、“副总编”,相反如果拖稿、稿件较差,则要扣“好感度”,赏罚分明。
除了内部管理,外部推销方面,孩子们也有一手。第一期漫画成稿后,吴青芸在家打印了8份,赠送给了班上的好友,打响了名声,等到出第二期的时候,班上已有不少同学提前预订,打印出的8本被抢购一空。小吴说:“目前我们除了策划第3期,还要出绝版纪念册,同学们听了都很期待。”
《樱漫画》的成功,也引得六(3)班其他同学跃跃欲试。最近,《艾漫画》横空出世了,这是同班的袁萌子带领五六个同学一起创办的漫画杂志,形式与《樱漫画》接近。“也不算是竞争吧,我们就是喜欢画。”《艾漫画》的副编赵吟舟说,为了出这本漫画,她可是跟妈妈斗智斗勇。“因为学习紧张,妈妈不允许我画,哪怕每天只有30分钟,有一次她生气了,还撕了我刚画好的作品。后来我向妈妈保证不影响学习,她才放行。”
都是出杂志,同班的作文高手周星玥则另辟蹊径,把自己的中篇冒险小说《走,我们一起去看鸡》拿出来与同学分享。喜欢读《2012世界末日》,好奇玛雅文明的她,暑假在QQ空间里,用她了解的这些知识写了个冒险故事,才开个头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普遍评价是“蛮需要一定知识储备才写得出的”。开学后,周星玥自费把全稿打印了20份,分给了同学。接下来,她还想写武侠小说。
“虽然已经到了忙碌的毕业班,但孩子有兴趣,我们不能去抹杀。”提到班上孩子办杂志的事,局小六(3)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丁玉平十分认可,她认为,这些正是孩子们综合素质的展示。“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在办杂志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分工协作甚至管理,无形中就提升了沟通、办事能力,这是在书本上学不来的。”
丁老师还指出,现在孩子们普遍喜欢漫画,有时候他们会用画画来表达想法、情感,“比如之前我带领学生读《鲁宾逊漂流记》,有的孩子就绘出了鲁宾逊在岛上发生的故事,这就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我也允许他们以图画作为这部小说的读后感。我认为,大人不该强求他们一定要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