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新基础教育”精品课彰显局小育人智慧
发布时间:2011-11-18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1117下午,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举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精品课开放活动,语文、数学、英语、班队、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十节精品课全面开放。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始人叶澜教授、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专家、天宁区教育文体局任洁副局长、天宁区教研室陶建平主任等领导以及来自上海、淮安地区和本市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近千位教师参加观摩、研讨。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追求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2005,学校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随后成为“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作为一所“新基础教育”研究中跨越式发展的学校,局小践行“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精心打造团队文化,提升整体育人智慧,积极推进“扎根”研究,努力实施整体性变革,不断实现着办学价值的自我超越。

 做局小的学生很幸福!

做局小的学生很幸福!课堂中的儿童很幸福!”各个观摩现场的听课教师时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经过了近7年的研究,局小教师的儿童立场已浸入每位教师的一言一行,课堂充满了生长感。局小学生无疑是幸福的,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

语文组许嫣娜和杨丽铭老师分别执教一年级的《识字4》和六年级的《练习4》,蕴含于课堂之中的汉字之美、文化之美、灵动之美、生命之美……让听课教师美不胜收,更唤起了学生对美的遐想。许老师的《识字4》,用开放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由交流阅读中的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元对话网络中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充分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真实快乐、灵动生长的课堂。数学组周志华和王莉老师面对课堂随机情况的急中生智,走在学生思维发展前面的敏锐,基于学生状态的互动生成,立足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老师《找间隔排列中的规律》一课打破原有框架,让学生经历有序列举——思考发现——获得结论的数学归纳过程,在整体感悟间隔排列规律的同时,习得并积累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眼光。一位教师在听完课后激动地说:局小教师已经把学生立场深深地融化进血液中……

课堂中的老师很智慧! 

日常研究的深度决定了学生成长的高度;教师视野的宽度决定了学生视野的深度。多年“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教学基本功的锤炼,造就了优秀的教师群体,激发了局小教师的智慧。

英语组的王凌燕和王静老师分别执教了《At a club》和《My family》两节写作课,两节课巧妙地引导学生突破作文修改以及如何多样化的写好一个人物和描述家庭生活这些重难点,选材独特,设计精巧,开放互动,扎实有效。班队组薛娴老师的《秋天变奏曲》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巧妙地把班级文化建设融入班级活动中,融得自然贴切;陈旻老师的《潮》在引导孩子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潮文化的同时,更揭示了小学生追 “潮”的意义和价值。音乐组单琰老师的《杨柳青》围绕歌曲方言、衬词的学习,渗透浓郁的民歌地方特色,将文化传承的学科育人价值表现到了极致;美术组杨茵雯老师执教《表情丰富的脸》,生活化的教学改造、游戏化的形式介入、规范的范画指导、互动的作品评价,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局小教师挥洒自如、可圈可点的表现,正如专家这样评价:“没有积淀是上不出来的!”

“这是一支优秀的团队!”

20099月起,局小教育集团新基础教育研究进入扎根阶段,两年多的扎根实践探索,各教研组“专家引领、专题研究、有序推进”,各教研团队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各领风骚,秀出精彩。

本次精品课展示活动,向所有观摩代表展示了集团各教研组的团队精神。承担精品课的教研组和备课组以团队的方式,精辟地阐述了他们的实践。数学组形成整体设计序列化专题,立体网状推进的研究格局,英语组“写作课型”的研究,音乐组“唱歌教学”课型的研究,美术组提炼主题重组教学单元的研究……使本次精品课展示活动真正成为各教研组系统性、深刻性、整体性课型研究过程的一次节点展示。这是一支肯努力,有水平,善研发的团队!多位专家在听完汇报交流后,对局小教研组或备课组的研究状态给予了充分肯定。叶澜教授在听完语文两个备课组的专题研究汇报之后,对局小备课组建设的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认为局小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并能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教师已经真正走向了生命自觉。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次“精品课”是一次学校精神的凝聚,一次“精品课”是一次教育智慧的碰撞,一次“精品课”是一次学生生命拔节的力量汇集,百年局小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分享着、收获着、超越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