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上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后崔景贵教授走进局小漫谈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崔教授借助多媒体为大家生动打开了心理健康的另一扇窗。从宏观到微观,从概念到策略他娓娓道来,冷静和平实的语言中不乏情趣和哲理,不时博得阵阵掌声。
崔景贵教授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十大试点工作的宏观背景剖析开始,阐述了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随后报告分三部分:一、心灵的呼唤:教师的职业压力与亚心理健康。他从利用社会调查、漫画、歌谣等多种形式多视角分析了教师职业压力的多重因素,深刻解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和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二、与心灵对话:今天,我们该怎样做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重新认识学生的成功、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崔教授带领大家不断认识着自我、认识着教育,不断更新着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三、阳光心灵:教师心理成长的自助策略。他用罗杰斯的话 “心理辅导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人格影响人格的崇高事业”勉励大家,要做一位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积极心理教育、积极认知、知足常乐、学会微笑、时间管理、学会沟通、阳光思维等策略,为大家心理自助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指导。
整整三个小时的讲座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崔教授厚实的专业魅力、广阔的知识背景和多视角的分析解读,有效提升了在场近200位教师的心理自助能力,也为每位教师新学年自觉实现“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行为转换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支持。
附:崔景贵教授报告精彩语录:
1、别把心理不当回事!
2、健康幸福快乐,一切从“心”开始。
3、助人自助,自助助人,助人者善,自助者明。
4、心理健康辅导比不良行为转变更重要。
5、台湾一著名教授的“三品说”很有特色——“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
6、心理和谐是一种做人修养;心理健康是一种重要权益;心理安全是一种基本需求;心理危机是一种发展契机;心理保健是一种文明习惯。
7、心理建设应该成为现代城市标志;心理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核心;心理服务应该成为社会公共福利;心理干预应该成为政府自觉责任;心理关怀应该成为全民共同行动。
8、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NossratPeseschkian
9、教师是世界上情感付出最多,而回报最少的职业之一。
10、应对压力的治本之策乃是学会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
11、幸福快乐之道就是三原则: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和自得其乐。
12、对学生的爱护是一种心灵关爱与教育保护。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万万不要做学生心灵创伤的制造者,而要学会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与促进者。
13、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属是“人”。以人为本;对人负责;与人为善;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