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局小举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精品课开放活动。局小数学教研组迎来了“新基础教育”的专家吴亚萍教授以及“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和联系学校的老师,还有对“新基础教育”充满向往的来自各地的老师们。他们一起走进局小的数学课堂,感受局小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参与精品课的开放式研讨。
袁平平老师执教了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袁老师带领一年级小朋友整体感知各种各样的人民币,帮助学生输理观察的不同角度和一般的分析方法。在人民币换算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换算过程的形成,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逐渐清晰的过程。吴小薇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一位数乘整十数》,吴老师引导学生整体进入,感悟计算的各种类型,唤醒并激发学生的“类意识”;然后由分类到聚类,逐渐聚焦,分析算理,体会算法多样化;最后再运用算理边计算边探究规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接下来的互动研讨中,老师们都对这两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局小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参与活动的主动性高,数学学习的常规性好,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强。局小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捕捉资源,并在资源的处理过程中与学生有效互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意义生成。局小数学教研组基于学生实际,大胆重组教材,扎根日常教学实践,体现数学新的核心价值,渗透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吴亚萍教授也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两位老师按照日常教学进度选择教学内容,体现出“新基础教育”研究指向日常实践的改变;没有拘泥于成熟课型,没有选择研究过的内容,体现出“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创新精神。两位老师的课结构清晰,重视数学教学核心过程的展开逻辑,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发展。尤其是吴小薇老师的课,结构关联,开放互动,有机融通,很好地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本质:整体的认知,每一个环节都是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整体的单位,课堂推进是块状的整体推进方式;整体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保持整体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