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李伟平名师工作室”第十八次研讨活动:现代诗课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1-01-1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寒风凛冽,落木萧萧。那冬日的萧瑟,丝毫没有阻挡住老师们研究的步伐。

2011111,“李伟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在领衔人的带领下,相聚横林实验小学,开展“现代诗歌课型”的教学研讨活动。

“现代诗歌课型”的研究由工作室成员横林实验小学的王丽珍老师领衔负责。王老师在基于前期文献研究的基础,诚邀本校的蔡小玉校长及语文组老师形成研究共同体。她们共同挖掘“现代诗歌课型”的育人价值,梳理教学展开逻辑,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列举教学注意事项。这一系列的教学研究将大大促进现代诗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上午,蔡校长与王老师分别呈现两堂“现代诗歌课堂”研究的研讨课。蔡校长执教的是二年级的《水乡歌》,她创设情境,通过大量的水乡图片将学生带入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水乡独特的秀美;接着通过诵读诗歌,抓住关键词,展示想象,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水乡的三大特点,并通过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诵读,感受美,体味情;最后由读到写,指导学生当场仿写一个片断,在运用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独特魅力。王老师执教的是课外补充的诗歌《金香花》。她同样披文入境,在美好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自读诗歌;在清晰的文脉梳理中指导学生抓住画面形成意象,读出一个“调皮、可爱,充满童真”的孩子形象;在恰当的资料补充中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解读文本背后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调动学生品读诗歌语言的情趣。她交给学生一把步入诗歌殿堂的金钥匙。

下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与横林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一同评课议课。听完两位执教老师的课后反思后,工作室成员结合自己的前期思考与听课后的感受展开热烈研讨。“我解读到的这一课型背后的育人价值是……”“两位老师的课堂中都把情境的创设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可见,诗歌教学要充分体现情境性!”“诗歌教学如何处理好想象与思维的关系?”“诗歌教学的年段特点如何体现?”大家争着发言,围绕研讨话题展开积极的思维碰撞。那一刻,研究的激情似团火,驱走了那阵阵寒意!

听完大家的点评,李伟平校长首先对工作成员的研究状态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研究真的改变着每一位参与者,让大家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富有激情。接着,他针对两堂研究课提出建议,一是要关注诗歌教学的整体性,不可将文本割裂,要回归整体;二要做到学与用是个整体,关注诗歌语言表达的独特形式,引导学生在学与练中体会并学习用凝练的语言表达。最后,李校长指出,诗歌的要做到入境、入情、入言,并鼓励大家积极在课堂中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找寻打开诗歌教学的金钥匙。

一天充实的研讨活动,带来的是满满的收获。课型研究挑战无限,我们将迎着寒风继续前行。冬天即将过去,那春天的脚步就近了,近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