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围绕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形成了一系列的常规举措。学期初,各学科组依据学校学期办学目标,结合学科发展的特点,拟定研究专题。学期中,围绕专题进行聚焦式研讨,进一步论证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探索实施的路径和平台,以促进后半学期的推进与落实,学期末,二次反思,深入研讨,形成成果。
本学期的教学时间已经过半,本周成为各学科阶段性质量分析周。在各位老师个人分析、各备课组分析的基础上, 11月10日 ,各教研组聚焦主题,开展专题研讨。
语文教研组紧紧围绕着“学段学科学习常规序列构建与实施策略”和“学段基本学力提升计划与成效分析”两方面,各备课组立足前期的“理论探微”、“教学研讨”、“案例评析”、“专项调研”,全面总结了两个月来的个性化实践。研讨会上,五年级备课组对语文学科基本学力作了理论解读,架构出了五年级学科常规和学科基本学力的内容序列,及他们的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三年级备课组针对低中衔接的年段特点,重点汇报了他们如何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急剧变化而重点进行的两项基本学力提升计划;一年级备课组(包括本部和龙城小学)汇报了他们在“细化习惯,扎实训练”方面的成功探索。
数学教研组针对“数学常规养成”,每个备课组畅谈了各自的思考与实践。老师们在踊跃的发言中,我们能感受到在常规培养上显现出来的年段特点:低年段重规范,听、说、读、写、参与课堂等都制定了详细的要求,并有效落实;中年段重引导,家庭作业、课堂常规、整理与复习的能力等 都在 老师的引导下有提高;高年段重自主,教师用“抵达孩子的内心”的心理教学艺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英语组把本学年定为“学生常规养成年”,交流中,三年级的沈老师介绍了起始年级孩子课堂和课后英语习惯的培养,四年级的王老师重点介绍了评价常规的实施,五年级的杨老师谈了作业常规的新突破,六年级的周老师用案例形式讲述了高年级后进生转化的具体措施。教研组长 杨丽华老师对半学期来英语组的常规落实做了总结,肯定了大家做的好的方面和取得的一些新突破,同时也反思了的不足,指出只有不断追求品质,进一步做好细节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家长、社会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综合教研组以“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课堂规则的研究”为主题,采用了“个人总结反思”——“教研组交流总结”——“综合组分享提升”的基本流程,使得的研究的品质不断提升。研讨现场,耿主任首先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追求,阐述了开展“构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课堂规则的研究”专题研究的价值和目标追求。然后,由张勇卫、何静、章小惠、徐婉玉、周旭红老师分别代表教研组从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课堂规则的建构两方面作了专题交流,并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让部分组员和教研组长进行即时互动。最后,耿主任结合各个教研组由行为实践走向理性思考,由个体思维走向群体思维的研究过程,要求各教研组要资源共享,统一思想,不断提升后续研究的方向性和有效性,真正推动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李伟平校长全程参与了语文的研讨,李校长在一方面充分肯定语文教研组的期中质量分析品位高——实现了一次完美的转身;另一方面,也对专题研究的理论架构和内容序列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勉励全体语文老师多读书,多思考,广泛吸收,融会贯通,最终实现在明确个学段该教什么的基础上,用语文的手段来教语文。姜明红副校长全程参与了数学组的研讨活动,最后姜校长作了精彩的点评:“令人感动的故事会,令人兴奋的总结会,令人期待的启动会。”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很受鼓舞,也促发了在场每位教师的深入思考,知道别人做什么,思考自己怎么做,让我们的研究更加丰富,更加深入。李娜主任参与了英语组的研讨,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两个关键字: “度”和“法”。希望老师们在忙于“做”的同时更要勤于“思”,良方可以事半功倍,希望大家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