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下午,局前街小学全体教师汇聚多媒体教室,参加“论文写作漫谈”暑期校本培训活动,大家在分享中获取了论文写作的经验和动力。活动分为三个版块:
第一版块:分享智慧
薛娴老师首先以《论文……》为题用省略号表达了对论文写作又怕又爱的复杂情感,用“认真做了、反思了就能写出好的论文”,表达了一个青年教师经历写作成功后的感慨和信念。随后用“理一理”、“聊一聊”、“读一读”、“搭一搭”谈了论文写作的心路历程,并和大家分享了论文写作的观点和基本结构。
张勇卫老师结合自己撰写的《小学体育游戏式主题单元的层次性建构的探索》一文,从“在做中积累题材、在做中体验快乐”,“在反思中提炼选题、在分析中构思拟写”,“在研读中反复斟酌,在咀嚼中梳理润色”三方面生动展现了他“做”、“写”、“改”的写作心得。他的“只有来自实践、经过实践的成果,才能关注教育教学的细节,才能推动教育,才是最具有含金量的论文”观点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蒋敏杰老师则认为论文是诸多主题式实践后的“随意而成”。他结合实践中自己和别人对数学复习的争论与争议,详细探究了造成复习梳理“僵化” 、“求全” 、“错位”等误区的原因,论述了自己对复习课型整体推进与展开策略的反思与实践。他的介绍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使听者深受启发。
吴梦涛老师利用自己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篇论文的对比,从论文的选题、题目、内容和标题等方面的完善,畅谈了自己在姜明红副校长的帮助下进行论文修改的感受:写论文难,改论文更难,论文修改需要高人指点,只要努力了就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第二版块:激情互动
随后,在姜明红副校长主持下,多位老师交流了倾听之后的收获:
刘花老师认为真正的论文写作高手应该是实干家、思考者,论文的创作要积少成多,要推陈出新,要追本溯源。只有善于思考找准切入点,为零碎的实践找到理论的支撑,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顾雄等老师则深深地被四位老师各具特色的阐述所促动,反思一年多来的研究状态,表达了今后要继续多实践多总结的想法,并和学校的多位写作“高手”进行了互动交流。
两位新教师在亲身感受了这样一场精神大餐之后说道:分享是一种快乐,分享是一种幸福,良好的教科研的氛围和高水平的优秀教师群体,都将成为自己写好论文、干好工作的资源保障,相信自己在这里工作也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第三版块:引领提升
听完交流和互动,李伟平校长欣然走上讲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从职称评审、岗位设置等外部环境方面分析了教师要坚持研究和写作的现实意义,并要求大家要将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成长的动力,充分享受到写论文带来的乐趣。他说论文写作的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喜悦的,充分肯定了此次论文写作漫谈活动,四位老师通过交流教给了大家一种论文写作的实践性知识,告诉教师今后怎样去做,帮助大家打开了论文写作的“黑匣子”。并从“论文写作一定要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做好文献研究”、“ 把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资料整理提炼”等六个方面对四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详细的点评。他的点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以很大的启发。
最后,姜明红副校长勉励大家要做个有理念的人,有追求的人,有心的人,有提升的人,做一个成功的自我培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