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学的目标结构和年段教学内容序列的架构”是本学期综合组制定的各学科教学研究主题,“学生资源的呈现和有效利用的研究”是综合组共同的研究专题。从开学初的计划制定到相关的理论学习,从整体的目标策略研讨到具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综合学科的5个教研组都扎扎实实地开展着日常化的研究,每月一次的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展示活动更是将研究引向深入。按学期初计划,5月轮到体育教研组向大家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了,为此,综合组安排了三次联合教研活动。
课前会议——整体介绍 初步感知
5月24日,第一次联合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体育“主题教学”的研究系列介绍。
体育组本学期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小学体育技巧主题单元”, 教研组的9位教师开展了多次研讨形成了相应的主题教学实施方案,教研组长王浩老师进行了交流。他从总体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推进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本次系列研究作了阐述,而后张奎和陈晨老师分别对自己执教年段的技巧单元教学《后滚翻》和《肩肘倒立》进行了整体单元和教学设计的介绍,这为下一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展开做了非常好的铺垫。最后王浩又就教研组的责任人制度进行了简要的交流,作为学生运动训练责任人的周志晖老师则具体介绍了他对运动训练工作的思考和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个教师的潜能、积极性和集体归属感以及体育组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对于其他组在建设自身学科工作系统化方面很有现实的意义,值得思考和借鉴。
课堂教学——亲历现场 体验思考
5月31日星期一,综合组全体教师齐聚操场参加体育技巧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李校长和姜校长也一起参与了本次听课活动。
两堂课同为技巧主题,因此两位执教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都是紧紧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在实践,体现了体育组对此类课型的一种追求,如:都是让学生思考、观察、尝试新的动作,然后教师从学生呈现的资源中选择有利于自己教学推进的资源(优质的、错误的)加以合理利用,在这种师生、生生互动中让学生反复多次练习,感悟体验动作的连贯性和正确性,最终达成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但由于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和学情的不同,两节课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细节。张奎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后滚翻》,这节课上得活泼生动,通过在膝盖和胸之间夹小纸片强调团身紧,采用辅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使用夹物来达到“团身紧”这个目的。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动作,将推手翻掌贴肩示范给学生看,让学得较快的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很快就掌握了团身紧的难点。而陈晨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的《肩肘倒立》,这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开展小组学习,让学生懂得体育是一种参与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大胆尝试与合作锻炼的能力,整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收与放、教与学的过程清晰,体现了一定的结构性,目标的达成度比较高。
课后研讨——聚焦主题 反思重建
经过一周的思考和讨论,6月7日下午3点半,综合组的全体教师又再次齐聚二号楼一楼的多媒体室进行课后研讨,反思重建。
首先,张奎和陈晨两位老师对所授课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既有成功的体验,更有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清晰把握,使我们感受到青年教师真诚开放的心态与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接着各学科老师分别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收与放的层次性、生生和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等方面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既有对执教者的肯定,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建意见。教师们发言踊跃,突破了学科的局限性,围绕“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追求展开研讨,给予了执教教师、体育组乃至更多的学科教师以启发和思考。
最后耿群志主任对整个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体现,更是一种育人价值的挖掘,并寄语大家优秀是一种习惯,第一要刻苦,要舍得花时间;第二要讲究方法,首先起点要对,养成一件事从开始就把它做正确的习惯,其次标准要高,养成一下子把事情做到位的习惯。希望在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和不断超越中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
这次系列活动不仅是体育组对主体单元教学的又一次尝试和研究,更是整个综合组对主题教学研究的再一次思维碰撞和深度探讨,这样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必将带领综合组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