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3日至24日上午,第八届“苏南五校联盟”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隆重举行。
本次研讨的主题是“教师素养和教育风格”,4月23日全天进行语文和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局前街小学二号楼四楼多媒体教室内济济一堂,来自五所联盟学校的领导、老师和来自常州地区省级实验学校的教师代表共同观摩了五节具有地域研究特色的语文课。局前街小学的肖燕老师和苏州吴江盛泽实验学校的张燕芳老师进行文本第一课时的执教。两位老师教学目标清晰,教学环节开放有度,让学生掌握读通、读好课文的策略与方法,课堂生长感强。镇江中山路小学的任小妹老师和无锡师范附小的杜建兰老师同样执教寓言类文本,教学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年段特征:二年级的《猴子种果树》教学充满情趣,学生乐于读敢于展示读书收获;三年级的《寓言二则》能从故事情节入手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懂演好,并拓展补充阅读这类文本的学习策略。南京北京东路小学的王晓露老师带来的是一节创编诗歌的指导课,以例文引路点拨启发,学生大胆创作。课后,吴江盛泽的薛法根校长围绕文本特点、教师作用、学生学力等方面作精彩点评,他对文本育人价值的再次挖掘,对文本核心价值的准确把握让与会教师分享了语文教学研究的盛宴。
二号楼一楼多媒体教室的数学研讨现场同样精彩纷呈。数学专题研究活动从五节研讨课引申开来。基于教师素养与教育风格的主题,五校的数学老师们围绕具体内容展开,从内容组织、活动设计、预设生成、回应反馈、反思重建等具体细节中剖析了自己教学的意图及对相应课堂现象的反思。大家对共性地如课堂动态生成的把握与实践形成了众多共识。在华师大吴亚萍教授与无锡师范附小钱阳辉校长的引领下,大家进一步拓宽视野,主动反思。钱阳辉校长用几个主题词概述了本次研究的总体路径即:总领目标清晰、素材选择精当、过程组织到位、交流互动多元。这也为下次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可供的话题交流平台。
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育风格,是五校老师共同的追求。我们正在这条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不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