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1985个孩子,每班40多个,在局前街小学校长李伟平和每位老师的眼里,他们不是抽象的群体,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往往采用特殊政策,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
一个人的作业
因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外籍孩子有明显“弱项”:汉语掌握较差,有的甚至毫无基础;调皮好动,不受约束,不爱交作业,常常迟到等。
对待外籍孩子,该校采取了特殊的教育方式。有个孩子从日本转学来读三年级,只能听懂极简单的汉语,刚来时几乎无法与同学交流。为了让他尽快融入集体,更加热爱班级和学校,班主任老师想出了办法。这个孩子从小打棒球,臂力很好,于是鼓励他参加学校运动会发挥所长,他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崇拜”,他也有了更大的自信心。他在学习上很吃力,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老师给了他“特殊政策”,专门为他布置作业,别人做笔头作业,他只需完成口头作业;别人要默写生词,他只需会读;别人要做笔算题,他只需完成口算。当老师了解到几年后他将随父母回国生活,特地提醒他父母买来日本课本,让他自学,为日后回国上学打好基础。
在局小,许多外籍孩子经过不长时间的学习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而且保持着天性,感受着快乐。
一个人的考卷
不仅外籍孩子受到特殊待遇,本地的“特殊孩子”同样能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享受到“特殊政策”。
有个孩子因幼年脑部受伤,常常无法自控地出现异常举动。他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完整的爱而放弃了再生育的机会。刚进校时,他整天不说话,也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表现出明显的自闭倾向。从这个孩子到来的第一天起,所有任课老师都作好了“决不放弃他”的思想准备。细心的老师发现,每次考试得了低分,他都把考卷藏起来,几天闷闷不乐。为了保护他的自信心,老师们想出了办法:把考卷提前“泄漏”给他,让他提前带回去做一遍,第二天再和同学们一起考。后来,课程难度越来越大,老师只好专门给他一个人设计考卷。纸包不住火,一段时间以后,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考卷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当场大哭起来。为此,老师们又商议出新办法:尽量使两种考卷做到“貌似”。看着他为自己不错的分数而开心不已的时候,老师们这才放心了。老师们还“挖”出了他身上的优点:记忆力超群、图画上色均匀、口算神速,特别让他在班集体活动中展示出来,使他的自信心得到张扬。
4年来,这个孩子的一路同行,深深教育了全班孩子,全班每个孩子都学会了谦让、呵护,每当他在课堂上不能自控地突然爆出一阵大笑,大家都装作没听见;每当他考试得了60分以上,同学们都会朝他翘大拇指:“你真棒,加油!”活动课上,每个组都会真心诚意地邀请他参加,他跳绳,同学们帮他数数,为他鼓掌。该班成为全校有名的“爱心班级”。
特殊的理念
在局小,记者听到了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许多老师都在创造性地实践着“让每个孩子都享受童年快乐”的理念。
校长李伟平告诉记者:学校给老师们的是理念,具体操作都由老师们去创造。学校要做的就是:当他们做出成绩了,要认同他们,赏识他们,放大他们的价值!老师们从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的是饱满的职业幸福感!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一则校长的故事。有一天,李校长在操场上拣到一只纸飞机,纸飞机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字:“拣到纸飞机的人是傻瓜”,显然是低年级学生的“杰作”。校长在谈及此事时说:“这反映了孩子们的童趣和天真,不可以上升到思想道德的高度去看。我们只是有必要提醒学生,玩过的纸飞机,不要把它随处乱丢。”
“敬畏天真”,这就是李校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平时李校长行走在校园走廊里,总是习惯性地贴着墙走,而把宽敞的走廊留给玩耍嬉戏的孩子,留给每一个孩子。孩子孩子们再吵再闹,他从来不加制止。他认为游戏、玩乐是孩子的天性,教育不能以抹杀孩子的天性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