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局小新闻>>文章内容
“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语文学科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在局小举行
发布时间:2008-12-25   点击:   来源:   录入者:

20081223-24日,“新基础教育”研究基地学校精品课研讨常州专场拉开了帷幕。 1224日 ,“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精品课开放式研讨活动在局小隆重举行。参与本次研讨会的有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专家,有来自上海基地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有来自常州地区十余所“新基础教育”研究联系学校的老师,还有慕名前来的淮安师范附属小学的领导、老师……    

在上海基地学校语文精品课的序列研讨基础上,“新基础教育”语文精品课常州专场重点展示了不同年段的阅读教学研究成果。本次研讨活动,局小许嫣娜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神话类课文《九色鹿》, 姜明红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情感型课文之小小说系列《爱之链》,二实小许倩老师和高鸣鸿 老师分别执教了四年级哲理类课文《诚实与信任》和五年级成长系列作文课型《表达真情实感》。    

华师大专家组吴玉如老师主持了研讨活动。华师大专家组李家成老师、卜玉华老师也参加了研讨活动。四位执教老师首先和大家交流了各自的思考,随后,基地学校代表和联系学校代表分别进行了评课活动。二实小调研员邵兰芳校长对四堂课进行了综合点评。最后,吴玉如老师和大家交流了“新基础教育”语文精品课的课型设计思考,并从教材解读、学生分析、目标制定、教学设计、课堂推进、教师变化、学生变化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

四节课,从不同的纬度传达出了执教者及执教者所在学校对于“新基础教育”研究课堂变革的思考和探索。  

观念转变——其实变革应然是一次思想的跋涉!  

“新基础教育”从研究伊始,就牢固树立了“儿童立场”。然而怎样在课堂中体现儿童立场,如何构建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学科教学价值观和过程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参与研究的每一位老师。  

四位老师正是带着长期探索的思考,走进了真实的课堂,向大家演绎了一段思想跋涉中美丽风景。她们在课后反思中,向所有听课老师回溯了几年来由实实在在的探索实践触发出的观念转变历程。  

心态调整——原来变革可以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四堂课,教师摈弃浮华,而将“结构意识”深植于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她们没有单纯的追求课堂的“赏心悦目”,但她们却会醉心于“新基础研究”这一段美丽的旅程。一路走来,一路精彩,她们以促进儿童生命成长作为推进教学的全部理由——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决定着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状态;正是这样一种心态,催生出了课堂中多元和多向的积极有效的互动。  

行走方式——原来变革完全是一份清醒的执着!  

四堂课,教师体现了课堂的开放,她们放出了问题,放出了差异,放出了精彩;四堂课,教师实现了课堂中的提升,她们提升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提升着学生的方法和能力结构;……改革就是一种重新定向,而“新基础教育”基地学校的研究完全是一份清醒的执著——在课堂教学中发掘语文学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正是带着这样一份思考,在华师大专家组引领下,在李伟平校长的带领下,局小语文组潜心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在情感型课文、明理类课文、认知类课文的研究中扎实推进类课文教学研究。几年来,语文教研组以备课组为研究团队,扎根日常课堂教学,从“行动”走向“触动”,从“盲动”走向“律动”。我们倡导多维学习,让主动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我们多向突破,让实践创新催生教师的实践智慧……

许嫣娜老师和姜明红老师正是局小“新基础教育”研究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她们将自己对于“新基础教育”的思考融进了日常的教学实践之中。正是这种日常研究,使她们本次的课堂教学展现出了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神话类课文的学习是四年级上学期的重点之一。本册书共出现三篇神话。 许嫣娜 老师立足神话类课文的结构教学和四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点,准确解读《九色鹿》的文本价值,把握课时目标,如提升学生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成语的能力;提升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关系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借助人物的动作、语言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以及借助人物形象,把握文本核心价值的能力;提升学生神话学习的综合能力,形成和巩固基于神话的类结构意识和能力,包括神话类文本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能力结构。《九色鹿》的学习前期的神话教学一脉相承,对中短篇神话的教学实现了一个“用结构,提升结构”的小结,为后期长篇神话的学习拉开了序幕。老师通过用心预设,促成了课堂互动生成的多样化。  

 姜明红老师则立足五六年级写人文章的教材特点,整体把握学生语文发展的能力提升点和阶段点,在充分挖掘教材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阅读体悟策略。在六年级上册的教材中,她把首次出现的两篇小小说:《船长》、《爱之链》归类教学。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学习写人类记叙文的基础上实现小学阶段对小说教学的渗透和衔接呢?她以篇幅短小、人物简单的小小说教学为载体,进行了有向设计。今天的课呈现的是第二篇小小说的教学。课堂上, 姜明红老师通过有向开放的大问题的设计和互动生成的课堂推进,让语文课堂不仅有情感之美,更有理趣之美;不仅有互动的生动之美,更有方法的结构之美。课堂上呈现出常规与发展、精致与开放的和谐之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局前街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学校地址:常州市局前街174号    E-mail:czjqjxx@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