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 智慧分享 提升素养
11月12日,局小语文组全体成员在会议室召开了一次关于期中学科教学质量分析会。
这次质量分析是对局小半个学期以来的语文学科教学研究进行的一次着地研讨。会上,各个年级组代表站在年级阶段的角度上谈了半学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和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的若干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并且畅谈了在下半学期拟采取的改进措施。
王瑞芳老师代表而年级备课组交流了他们如何利用集体备课提升全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做法。肖燕老师谈了自己对于如何实现低中年段“无缝衔接”的思考。陈旻老师老师代表五年级组讲述了推出“学生精彩答案集锦”的,并不断完善的具体思考和做法。丁玉平老师代表六年级备课组交流了他们以能力结构为依据,重组课文,大胆尝试的故事。王婉璆老师则代表期中语文学科学业评价研究小组畅谈了自己在研究学科评价改革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这次会议还本着务实的精神,提出了应从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素养,提升能力素养,强化综合素养的具体要求。
数学教研组:“练习设计”大讨论
在“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局小各数学备课组大大加强了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力度。大家不仅重视了课本内容,还着重研究了练习的设计。在期中质量分析会上,大家就“练习设计”展开了讨论。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的老师在练习设计上颇具匠心,蒋敏杰老师作为代表进行了介绍:一是关注差异性练习,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保底作业”和“拓展作业”,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关注对比性练习,重视分析过程,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思维水平;三是关注课堂练习设计,根据不同的课时内容设计综合性练习,体现渗透性和发展性目标;四是精心设计练习,老师事先做了很多题,然后精简再精简,这样学生做的题少了,但练习题的质量很高,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习题的作用。潘校长又作了及时的补充:准备建立局小的数学题库,形成系列。潘校长还特别强调单元复习课上要重点练习解题策略,在学生没有形成方法之前不要练习。
袁平平老师还给大家介绍了如何利用好《小学生数学报》,在平时的数学练习中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性作业,如数学日记或数学小报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王冬梅老师强调,低年级的练习设计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课堂上要适时增加拓展性练习。
面对“练习设计”这一朴素的话题,每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大家统一认识: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上,大家要做个有心人,在用好书本、练习册的同时,更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机动性练习,真正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英语教研组:分析现状 总结提升
11月12日,局小英语组全体成员在图书馆开展了期中学科教学质量分析研讨活动,李娜主任主持了本次活动。
这次质量分析是对半学期以来的英语学科教学研究进行的一次总结和研讨。会上,各个年级备课组长就本次的质量调研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站在年级阶段的角度上谈了半学期以来英语学科教学和研究上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下半学期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和培养目标。
三年级备课组长王静老师就“如何激发、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提高三年级孩子认读单词和句子能力”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四年级备课组长朱海燕老师交流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具体做法。五年级备课组长王凌燕老师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由句型到短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思考和做法。六年级备课组长张琴老师畅谈了“提高高年级孩子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思考和实践。
本次活动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一个回顾,全体英语老师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大家将为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努力!
综合教研组:聚焦课型 回顾反思
11月12日下午,全体综合组教师集中在二号楼多媒体教室进行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质量分析。
在今天的交流活动前,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五个教研组已在两天前进行了小组内的个人质量分析交流。每位教师全面回顾了半学期的教学工作经历,首先从学科的思考、思考后的探索实践、实践的点滴得失、其它工作完成情况这四方面进行总结反思,体现了个人教学的特色;其次以“新基础教育”的课型研究为主题,谈了自己对此类课型的理解、采用的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今天的活动在前期活动的基础上由各教研组长进行了交流汇报。各教研组长围绕本组课堂教学的状况及经验、师生学科素养的建设、学科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反思,突显了各学科的思考和亮点,给所有在座的教师智慧的启迪,也引发了大家对共性问题的探讨。课型研究是本学期综合组“新基础教育”研究的重点和抓手,围绕课型研究各教研组本学期组织了研究活动,通过一阶段的实践大家对此课型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基于“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策略。在总结本学期的教学研究的同时,各教研组长也谈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聚焦问题教师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共同商讨下阶段的行动目标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