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局小语文组进行了主题为“展示研究过程 打造精品课堂”的“新基础教育”课堂实践的展示活动,以此推动“新基础教育”研究向着“精、特、美”更深层次推进。专家组成员李政涛博士和吴玉茹老师参与了这次研讨。 27日下午,陆虹伊老师和朱凌茹老师分别执教《识字8》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两位老师教学目标明确,结构清晰,过程开放,充分展示了前期对“转盘识字”和“明理类课文”的课型研究成果。识字课上,陆老师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的识字能力,巧妙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识字课堂的主角。学生自主读准字音,自主交流识记的体会,在一个个紧张有序的活动推进中,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挑战的激情,收获的愉悦。阅读课上,朱老师紧扣“明理类”课文的特点,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这类课文的方法,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并将能力的培养依托文本语言的品味来实现。这堂阅读课充分展示他们对“明理类课文”的课型研究的过程。语文组的老师全程参与听课和评课,并在课后积极交流反思,各抒己见,积极探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打造日常化精品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随后,各年级备课组长与专家进行互动交流。二年级组和五年级组分别就前期课型研究的情况向专家组老师进行汇报。二年级备课组具体介绍了“转盘识字”课型的基本流程,并重点介绍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操作这一流程的侧重点。五年级主要汇报“明理型课文”的主要教学思路,力争体现类课文结构化教学的特点。接着,两位专家结合呈现的两堂课高屋建瓴地给予指导。 短短半天的活动,为局小的每位语文老师搭建了日常精品课研究的平台。站在高起点上,我们将在“新基础教育”的后序研究中不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在“课型研究”实践中采撷最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