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组:“变革性课堂教学实践”的圆梦之旅
在局小,我们是一群“追梦人”。我们循着“新基础教育”指引的方向,去追逐理想中“真实、高效、灵动”的生命课堂。我们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有梦想就有追求,我们从这里开始幸福的圆梦之旅……
8月21日至22日,语文教研组在金东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学科培训活动,我们的圆梦之旅就从这里起航。
培训活动共分三大特色版块。
经验齐分享
21日下午,新旧年级的老师集中在一起,开展教学经验的分享会。旧老师与新老师分享了一学年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帮助新老师细致分析了这个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发展水平;毫不保留地提出极具研究价值的教学研究策略和练习拓展建议。活动让每一位语文老师汲取丰富的实践养分。有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可以轻松上阵,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问题同面对
22日上午,金主任带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梳理了“新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他睿智地抛出三个“追问”,问问自己“底线保住了吗”“核心提升了吗”“课堂厚实了吗”,三个直面语文素质教育本质核心的问题,引领每一位语文老师好好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是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缺失了 “底线、核心、厚实、精美” 四项标准,还是我们共同追逐的理想中的生命课堂吗?接着,金主任对目前课学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探索,分析了这些典型问题背后的种种现象,并提出大胆的研究设想,畅谈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方案共探讨
解决真实问题,师生共赢发展。有了问题怎么办?老师们感到了困惑和压力。“新基础教育”研究专家组的吴玉茹老师如及时雨,来到局小为语文老师引路。她高度概括地向老师们讲解“课型研究”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步骤,以具体案例向大家介绍了二十四种基本课型的操作步骤,尤其对如何撰写课型研究方案做了详细讲解,指导大家从“课型命名”“课型特点”“适合年段”“确立依据”“基本过程”“注意事项”“提供案例”六个方面撰写。吴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抓手,大家有信心在新学期边研究边开展日常教学工作。22日下午,语文组分备课组讨论了吴老师的发言内容,并针对本年级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编排特点以及教师发展特点共同规划课型研究内容,设计课型研究方案。有了上午的指导,大家都很振奋,兴致勃勃地进行研讨,最后基本形成各年级的研究新思路。
一天半的培训,让我们看似迷茫的圆梦之旅逐渐清晰起来,老师们将在“变革性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踏上征程,追逐梦想……
数学组:“习以为常”的学科培训
丰富多彩的暑期校本培训总是带给老师惊喜、感动和冲击,于是,每逢这段时间,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期待。8月21日至22日,是老师们“习以为常”的学科培训活动,数学教研组没有在“活动形式”上做文章,而是引领老师“深度思考”。
培训活动共分三大版块。
第一版块:整体策划
“新基础教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了“结构化” 整体思考问题的意识,在学校举行了暑期管理研讨会以后,数学教研组与各项目责任人及时沟通交流,对新学期的工作做了整体的思考和架构。在具体分析了“我们走到了哪里?”“我们的现实状态如何?”“下一步我们怎么走?”等问题以后,确立了“把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还给备课组和教师个人”的工作思路和推进策略。
教研组长张春洁老师从“向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冲刺”“ 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三个纬度向老师介绍了教研组对新学期工作的整体设想;周志华老师从“几点改变”帮助老师进一步清晰了“工作设想”的推进视角,明确了各项目责任人的职责。通过交流,每一位老师不仅了解了学科组的“整体策划”,更重要的是引领每一个备课组小组、每一位老师“整体规划”。
第二版块:经验分享
老师们积累的最为“朴素的实践经验”总是那么具有实效性,“新旧备课组老师交流”也就成为最受老师们欢迎的常规活动活动之一。本次的交流活动与以往不同是,前期“全、实、深”与“精、特、美”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让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更厚实”,每一位老师都“有话要说”;对“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交流主题“更凸显”。会后,每一个备课组形成了一份详细的“纪要”与“体会”。
第三版块:智慧引领
“新基础”教育专家吴亚萍老师的每一次到来,都能给我们老师带来一次“头脑风暴”,这次也不例外。
本次我们重点研讨了“形概念教学的策略”与“特殊数量关系的教学策略”两大系列内容。吴老师从“以往教学中的问题”“ 知识结构关系”“教学的育人价值”“具体的教学策略”等几个角度深入浅出地作了具体生动的说明。吴老师对各领域知识的整体思考剖析,提升了我们老师结构化的教学设计能力。一天的活动充实而紧张,老师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吮吸着充足的营养,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