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夏令营活动中,12个队员中有10个是第一次离开家长的照顾独立外出。全体队员在活动中听从指挥,注意安全,边学习边独立生活,既学会了机器人的基础制作与编程,又学会了如何自己照顾自己。同学们在活动之余,还写了活动日记,把自己在夏令营中的所悟所感写进了日记里。活动结束时,每个同学还拿到了本次夏令营活动的相片、录像光盘。光盘中,留下了大家在五天夏令营中的所见和所感,留下了大家在五天夏令营中的友谊,留下了大家在五天夏令营中的美好回忆。
四(3)班 周珂聪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2008年7月19日这一天,因为我和同学,和来自苏州、武进、江阴的同学们要去机器人夏令营啦!
我们先来到了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观看了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里面的项目可真多呀!有仿真组、小型组、中型组、救援组、机器狗组、类人组、救援仿真组、青少年足球组、青少年舞蹈组……其中,我最喜欢小型组,机器狗组,水球组和类人组的比赛。因为小型组的表面上是七彩的,宛如一轮轮彩虹;机器狗组的机器狗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类人组的机器人还有一张笑嘻嘻的脸,仿佛正在欢迎我们似的。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类人组足球的比赛,只见一个机器人把旁边的机器人推开,去抢球,被他推倒的机器人也不甘示弱,它们重新站起来,也去抢球。这下可把他急坏了,只见他飞起一脚,球踢了过去,守门员机器人急中生智,把手一档,哈哈,球没进,一场精彩的比赛就这样结束了。
下午,我又发现了一个项目——水球组,只见一条条机器鱼在水中穿着它们专用的“游泳服”游来游去,边游边炫耀它的游泳装,炫耀着,炫耀着,它们便开始工作了。只见它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球,生怕失去一次机会,突然,一条机器鱼用头撞了下球,球进了。我们又去了吴江科技馆,我们先去观看了球幕电影,主人公是一位潜水员,因为系统故障,他被带进了UFO,外星人让他认识了太空,了解了太空。接下来,我们去观看了“史前历险”这部电影,它讲的是森林里着火了,恐龙妈妈为了保护小恐龙,自己丧失了生命……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了科学工作室,拼装了斜坡小车,它是用两根轴,四个轮子,两根棒组成的。还拼装了气球小车,它是从斜坡小车进化而来的,只要在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固定气球的装置,就行了。我带着我做的气球小车去比了赛,结果很好,是满分。我又带着它去参加了决赛,但结果不令人满意。
下午,我们制作了投篮机器人,它的结构复杂,拼装很难,我思考了大半天,想:一定要把投乒乓球的竿子装长,这样才投得越远。当我把改装后的投篮机器人拿去比赛时,一个意外出现了,我得了93分,我欢天喜地,喜上眉梢。
第三天,我们制作了拳击机器人,首先,它要先有两个“手臂” ,所以我用两个轮子做了手掌,两根棒子做了手臂,两个齿轮做成手臂的末端,这样,手就做好了。再把程序编好,把马达和电脑装好,一个拳击机器人就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又做了电风扇,它要有四扇叶片,就用四块积木拼好,然后再装齿轮,要用两个小号,一个中号,一个大号,最后再编程:绿灯;触感,A马达,1;触感,A马达,2;触感,A马达,3;触感,A马达,4;触感,A马达,5;触感,A马达停止;红灯。这样,按一下触动传感器是一挡风,按两下是两档风,按三下是三档风……按六下是停止。
吃完午饭后,我们先组装了射门袋鼠笔筒,它是用现成的板做成的零件,是用锯床锯的,毛的地方用磨床磨一下就平了,这样,再把它们组装起来就成了袋鼠笔筒。接下来,我们又制作了射门机器人。但是编程编得不成功,经过蔡沐凡的同意,我们使用了她的程序,结果进了九个球,我很高兴。
…… ……
在这次机器人夏令营中,我学会了编程,学会了组装机器人,学会了独立生活。
四(3)班王者
2008年7月19日——7月23日,我和局小另外11名同学一起到苏州,参加了机器人夏令营。
第一天我们发了统一的白T恤,上面有“机器人夏令营”几个醒目的红字,穿上它,嘿,挺神气的!我们先参观了吴州科技馆。哇!这里有机器人乐队、汽车模拟器、超大铁球时钟……简直太好玩了!还在那里看了“球幕电影”(我在电视上看见的,特别想看)和“动感电影”呢!下午,我们来到制作机器人的地方,制作了斜坡小车、气球小车。自己动手做小车,还真有意思。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工作室,制作了智能风扇。智能风扇是由触动传感器控制的。按一下是一级风,按两下是二级风------按到第六下就关机了。我觉得自己做得不行,因为它只能从侧面扇到一点点风。我希望以后几天我能做得更好一点。
第三天,夏令营已过了一半时间了。我们做了拳击机器人和射门机器人。这个很普通。不过,下午做了袋鼠笔筒(用木版拼起来的那种)。这种笔筒,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要先画它的边,再用割材机割下------不说了,想起来都晕!
到了第四天,最引人注目的是晚上的晚会。我和李正麟表演了小品《该死的吹牛》。“你知道为什么南极没有北极熊吗?是因为那里的熊都是被我捕掉了。”这句话引起大家捧腹大笑。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机器人测验。测的是《不能让机器人走出黑圈》。机器人上装个光电传感器,那就OK了。当传感器测到黑边时,就会让机器后退。够酷的吧!
活动结束了,很留恋。机器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真想有机会再去看一看――――
四(3)班张辰婧
昨天下午,我回到了常州,但脑海里总有一个问题:这次夏令营我到底学会了什么?我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这次夏令营,我先学会了怎么拼搭机器人,再深入一点学会怎样通过要搭机器的性质来科学组装机器人。然后,我学会了用马达和RCX来控制机器人。我还学会了在电脑上编程序,用a、(c)马达、动力指数、停止、跳转、着陆、时间等来控制马达、RCX;另外,我还学会了接导线、接光感和接触感;并且,我还学会了用小机床割木头,然后拼装成木袋鼠笔筒;最后,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创新。也许你不明白,但创新很重要,因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做成新的机器人。
我的感受是很多的,第一点,我觉得机器人按照性质来做比平常的方法科学的多。第二点,我觉得编程十分难,因为需要用电脑上的许多东西来编,还要合理。第三点,插导线就更难了,一定要插到最准才行。如果有时候就那么一点点小差距,电就通不上。最多一次,我试了整整7次。我还懂得了:机器人要用心去做,并且,做机器人是非常烦的,因为要把电源插对需要反复试,很复杂,需要耐心。
我的感受就是这些,这个夏令营我很愉快哦。
注:其他学生的活动感受请进入本网站“教学频道”--科学--玲珑俱乐部。